游客
题文

某有机物甲和A互为同分异构体,经测定它们的相对分子质量小于100;将1mol甲在O2中充分燃烧得到等物质的量的CO2和H2O ,同时消耗112LO2(标准状况);在酸性条件下将1 mol甲完全水解可以生成1 mol 乙和1mol丙;而且在一定条件下,丙可以被连续氧化成为乙。

经红外光谱测定,A的结构中存在C=O双键和C-O单键,但分子中不含有结构的基团,B在HIO4存在并加热时只生成一种产物C,下列为各相关反应的信息和转化关系:
     
⑴请确定并写出甲的分子式       
写出满足下列条件甲的同分异构体的结构简式          
①与甲同类②能发生应银镜反应
⑵ E → F 的反应类型为       反应;
⑶ A的结构简式为       ;G 的结构简式为      
⑷ B →D的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⑸写出C与Ag(NH3)2OH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新型有机高分子材料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利用化学原理可以对工厂排放的废水、废渣等进行有效检测与合理处理。某工厂对制革工业污泥中Cr(Ⅲ)的处理工艺流程如下。

其中硫酸浸取液中的金属离子主要是Cr3,其次是Fe3、Al3、Ca2和Mg2
(1)实验室用98%(密度是1.84g/cm3)的浓硫酸配制250 mL 4.8 mol·L-1的H2SO4溶液,所用的玻璃仪器除烧杯、玻璃棒和量筒外,还需___________,需要取用________ml98%(密度是1.84g/cm3)的浓硫酸.
(2)酸浸时,为了提高浸取率可采取的措施有____________________(答出两点)。
(3)H2O2的作用是将滤液Ⅰ中的Cr3转化为Cr2O72,写出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
(4)常温下,部分阳离子以氢氧化物形式沉淀时溶液的pH如下:

阳离子
Fe3
Mg2
Al3
Cr3
开始沉淀时的pH
2.7



沉淀完全时的pH
3.7
11.1
8
9(>9溶解)


加入NaOH溶液使溶液呈碱性,Cr2O72转化为CrO42。滤液Ⅱ中阳离子主要有________;但溶液的pH不能超过8,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5)钠离子交换树脂的反应原理为MnnNaR―→MRnnNa,利用钠离子交换树脂除去的滤液Ⅱ中的金属阳离子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6)写出上述流程中用SO2进行还原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某有机物A化学式为C3H6O3,1molA能与2molNa反应,A中有两个官能团,两个官能团连在同一个碳原子上。
(1)A的结构简式是 _____________________,官能团名称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A在浓H2SO4加热的条件下可以生成六元环状物质,写出这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反应类型为:_____________________
(3)A在浓H2SO4加热的条件下发生消去反应生成B,B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合成有机高分子C,写出B生成C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

Ⅰ.(1)工业上合成氨的反应:N2(g)+3H2(g) 2NH3(g) ΔH=-92.60 kJ·mol-1
①恒温容积固定的密闭容器中发生反应:N2(g)+3H2(g) 2NH3(g),下列说法能说明上述反应达到平衡状态的是____________。
a.单位时间内生成2n mol NH3的同时生成3n mol H2
b.单位时间内生成6n mol N—H键的同时生成2n mol H—H键
c.用N2、H2、NH3的物质的量浓度变化表示的反应速率之比为1∶3∶2
d.混合气体的平均摩尔质量不变
e.容器内的气体密度不变
f.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不变
(2)已知合成氨反应在某温度下2 L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测得如下数据:

时间(h)
物质的量(mol)
0
1
2
3
4
N2
1.50
n1
1.20
n3
1.00
H2
4.50
4.20
3.60
n4
3.00
NH3
0
0.20
n2
1.00
1.00


根据表中数据计算:
①反应进行到2 h时放出的热量为________ kJ。
②0~1 h内N2的平均反应速率为________ mol·L-1·h-1
③此温度下该反应的化学平衡常数K=________(保留两位小数)。
④反应达到平衡后,若往平衡体系中再加入N2、H2和NH3各1.00 mol,化学平衡将向________方向移动(填“正反应”或“逆反应”)。
Ⅱ.(1)二氧化碳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减少二氧化碳的排放是解决温室效应的有效途径。目前,由二氧化碳合成二甲醚的研究工作已取得了重大进展,其化学反应方程式为2CO2(g)+6H2(g) CH3OCH3(g)+3H2O(g) ΔH>0。二甲醚气体的燃烧热为1 455 kJ·mol-1,工业上用合成气(CO、H2)直接或间接合成二甲醚。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________。
A.二甲醚分子中含极性共价键
B.二甲醚作为汽车燃料不会产生污染物
C.二甲醚是非极性分子 D.表示二甲醚燃烧热的热化学方程式为CH3OCH3(g)+3O2(g)===2CO2(g)+3H2O(g) ΔH=-1 455 kJ·mol-1
(2)绿色电源“直接二甲醚燃料电池”的工作原理示意图如图所示:正极为________(填“A电极”或“B电极”),H+移动方向为:由 (填A或B),写出A电极的电极反应式:___________。

在已经提取氯化钠、溴、镁等化学物质的富碘卤水中,采用所给的工艺流程生产单质碘:

(1)碘位于元素周期表中的第_______周期第 族。
(2)步骤③加Fe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
(3)写出步骤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4)上述生产流程中,可以循环利用的副产物是 ,己知上述流程得到的该副产物含杂质,现需将其制成生产所需的试剂,先后还需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来进行处理。
(5)甲物质见光易变黑,其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__________。
(6)第⑤步操作可供提纯I2的两种方法是 和__________。

有X、Z、W三种含14个电子的粒子,其结构特点如下:

粒子代码
X
Z
W
原子核数目
单核
同元素构成的两核
同元素构成的两核
粒子的电性
电中性
两个负电荷
电中性

(1)X的氧化物晶体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是_____________。
(2)Z与钙离子组成的化合物的电子式为_____________。
(3)组成W的元素的简单氢化物极易溶于水的主要原因是 ,该氢化物与空气可以构成一种燃料电池,产物为无毒物质,电解质溶液是KOH溶液,其负极的电极反应式为____ 。在常温下,用该电池电解1.5 L 1mol/LNaCl溶液,当消耗标准状况下1.12LW的简单氯化物时,NaCl溶液的pH=
(假设电解过程中溶液的体积不变)。
(4)M原子核外比X原子多2个电子。可逆反应2MO2(气)+O2(气)2MO3(气)在两个密闭容器中进行,A容器中有一个可上下移动的活塞,B容器可保持恒容(如图所示),若在A、B中分别充入1molO2和2mol MO2,使气体体积V(A)=V(B),在相同温度下反应。则:达平衡所需时间:t(A)___________t (B)(填“>”、“<”、“=”,或“无法确定”,下同)。平衡时MO2的转化率:a(A)_____________a(B)。
(5)欲比较X和M两元素的非金属性相对强弱,可采取的措施有 (填序号)。

a.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沸点
b.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在常温下的状态
c.比较这两种元素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d.比较这两种元素的单质与氢气化合的难易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