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用质量分数为98%,密度为18.4g/cm3浓硫酸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的实验步骤如下:①计算所用浓硫酸的体积;②量取一定体积的浓硫酸;③稀释;④转移;⑤洗涤;⑥定容⑦摇匀
回答下列问题
(1)所需浓硫酸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体积是             量取浓硫酸所用的量筒的规格是        。(从下列中选用  A. 10ml   B. 25ml   C. 50ml   D. 100ml)
(2)使用容量瓶前必须进行的一步操作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3)配制100 ml 3.0mol/L 稀硫酸仪器有:烧杯、玻璃棒、量筒、                。 
(4)若实验遇下列情况,则所配溶液的物质的量浓度是  A、偏高  B、偏低  C、不变(用符号回答)
① 定容时俯视刻度线         ;②转移时不小心将溶液溅出外面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较易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1)在质量分数为28%的KOH水溶液中,OH-离子与H2O分子数之比是_______。
(2)在KCl和CaCl2所组成的某混合物中,K+与Ca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2∶1,则该混合物中含CaCl2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___,KCl与CaCl2的物质的量之比为__________,含1 mol Cl-的该混合物的质量是____________g。
(3)在标准状况下,由CO和CO2组成的混合气体13.44 L,质量为20 g,该混合气体中,碳与氧两种原子的数目之比为__________。

常温下,A和B两种物质组成的混合气体中只含有碳、氧两种元素,A的相对分子质量大于B的相对分子质量,不论A、B以何种比例混合,在混合气体中碳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总是大于3/8而小于3/4。由此确定A是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若上述混合气体中,碳、氧两种元素的质量比为2/3,则该混合气体中,A、B的物质的量之比是。

下图所示是100 mg CaC2O4·H2O受热分解时,所得固体产物的质量随温度变化的曲线。试利用下图中的信息结合所学的知识,完成下列各问题:

(1)温度分别为t1和t2时,固体产物的化学式A是______________,B是______________。
(2)由CaC2O4·H2O得到的A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由A得到B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由图计算产物C的相对分子质量,并推断C的合理化学式。

科学家在不断深入的研究中,发现了一系列新的碳单质,对碳单质的研究现已发展成一门独立的学科——碳科学。1985年科学家发现的C60分子是由60个碳原子构成的,它的形状像足球(图C),因此又叫足球烯。1991年科学家又发现一种碳的单质——碳纳米管,它是由六边环形的碳原子构成的管状大分子(图D)。图A、B分别是金刚石和石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小黑点均代表碳原子。

用你所学到的知识完成下列问题:
(1)碳纳米管由单层或多层石墨卷曲而成的,它是一种具有广阔发展前景的新型材料。关于碳纳米管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不导电B.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
C.它和C60都是碳元素的同素异形体D.它的性质和石墨的性质有相似之处
(2)金刚石、石墨、足球烯、碳纳米管物理性质有较大差异的原因是什么?
(3)常温下足球烯和碳纳米管的化学性质是否活泼?简要说明理由。
(4)请你设计一个方案,证明足球烯和碳纳米管都是由碳元素组成的。用文字简要叙述。

一定体积的二氧化碳被体积为V mL的氢氧化钠溶液完全吸收后,经检验发现溶液中的氢氧化钠已经完全反应。将上述反应后的液体分为两等份。
(1)甲同学向其中的一份加入足量的澄清石灰水,得到沉淀的质量为M g。据此,能否确定最初通入的CO2在标准状况下的体积?如果能,请列出计算式;如果不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不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能否据此确定氢氧化钠溶液的浓度?如果能,请列出计算式;如果不能,请在下面的横线上填写“不能”。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乙同学向第二份溶液中滴加足量的CaCl2溶液,最终得到干燥沉淀N g。据此判断M与N的相对大小关系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