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下列材料后回答问题:
一个体重50kg的健康人,体内约含有2g铁,这2g铁在人体内不是以单质的形式存在,而是以Fe2+和Fe3+的形式存在。正二价铁离子易被吸收,给贫血者补充铁时,应给予含Fe2+的亚铁盐,如硫酸亚铁。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有利于人体吸收。
⑴ 



 

 

 在人体中进行的转化时,①中的Fe2+作_____________剂,②中的Fe3+作__________剂;

⑵ “服用维生素C,可使食物中的Fe3+还原成Fe2+”这句话指出,维生素C在这一反应中
作__________剂,具有____________性;
⑶ 市场出售的某种麦片中含有微量的颗粒细小的还原铁粉,这些铁粉在人体胃酸的作用下转
化成亚铁盐。此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科目 化学   题型 填空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喷泉是一种常见的自然现象,其产生原因是存在压强差。

图1图2
(1)图1为化学教学中所用的喷泉实验装置。在烧瓶中充满干燥气体,胶头滴管及烧杯中分别盛有液体。下列组合中不可能形成喷泉的是____
A. HCl和H2O B. O2和H2OC. NH3和H2O D. CO2和NaOH
(2)某学生积极思考产生喷泉的其他办法,并设计了如图2所示的装置。
①在图2的锥形瓶内,分别加入足量下列物质,反应后可能产生喷泉的是__________
A. Cu与稀盐酸 B. NaHCO3与NaOH
C. CaCO3与稀硫酸 D. NH4HCO3与稀盐酸
②在图2的锥形瓶外放一水槽,锥形瓶中加入酒精,水槽中加入冰水后,再加入足量的下列物质,结果也产生了喷泉,水槽中加入的物质可以是_______
A. 浓硫酸 B. 食盐 C. 硝酸钾 D. 硫酸铜
③比较图1和图2两套装置,从产生喷泉的原理来分析,图1是_______上部烧瓶内气体压强,图2是_______下部锥形瓶内气体压强(均填“增大”或“减小”)
(3)城市中常见的人造喷泉及火山喷发的原理与上述__________(填“图1”或“图2”)装置的原理相似。

用离子方程式表示下列反应:
(1)某可溶性盐的化学式Xn(是最简结构),将一定量的该盐溶于足量的水中,若测得溶液的pH为3,该盐水解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若测得溶液的pH为11,则该盐与水反应的离子方程式可能为
(2)NH4Cl溶液与Na反应
(3)AlCl3溶液与Na2S反应
(4)CuSO4溶液与Na2S溶液反应

在一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保持一定温度,在一定条件下进行以下反应:
A(g)+2B(g) 3C(g),已知加入1molA和3molB且达到平衡后,生成了a molC。 
(1)达到平衡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是_____________(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
(2)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molA和6 mol B,达到平衡后,C的物质的量为mol(用含字母a的代数式表示)。此时C在反应混合气中的体积分数与原平衡相比(选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3)在相同实验条件下,若在同一容器中改为加入2 mol A和8 mol B,若要求平衡后C在反应混合气中体积分数仍与原平衡相同,则还应加入Cmol。

AG 各物质间的关系如下图,其中 B D 为气态单质。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物质 C E 的名称分别为
(2)可选用不同的 A 进行反应①,若能在常温下进行,其化学方程式为
若只能在加热情况下进行,则反应物 A 应为
(3)反应②的化学方程式为
(4)新配制的 F 溶液应加入以防止其转化为 G 。检验 G 溶液中阳离子的常用试剂是,实验现象为

Ⅰ固硫剂是把煤燃烧时生成的二氧化硫以盐的形式固定在炉渣中的物质,可减少二氧化硫对大气的污染。下列物质中可用做固硫剂的有

A. CaO B. N a 2 C O 3 C. N H 4 N O 3 D. P 2 O 5

Ⅱ以黄铁矿为原料,采用接触法生产硫酸的流程可简示如下: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炉气制造中,生成 S O 2 的化学方程式为
(2)炉气精制的作用是将含 S O 2 的炉气及干燥,如果炉气不经过精制,对 S O 2 催化氧化的影响是

(3)精制炉气(含 S O 2 体积分数为7%、 O 2 为ll%、 N 2 为82%)中 S O 2 平衡转化率与温度及压强关系如下图所示。在实际生产中, S O 2 催化氧化反应的条件选择常压、450℃;左右(对应图中 A 点),而没有选择 S O 2 转化率更高的 B C 点对应的反应条件,其原因分别是
(4)在 S O 2 催化氧化设备中设置热交换器的目的是,从而充分利用能源。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