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小组的同学利用样方法研究野外山坡上三个不同地点A、B、C的植物群落,他们也测量了各种土壤特征和环境因素,结果见下表。下列对所得数据分析正确的是( )
地点 植物 (种) |
地点A (山脚) |
地点B (山腰) |
地点C (山顶) |
地点 非生物因素 |
地点A (山脚) |
地点B (山腰) |
地点C (山顶) |
草 |
3 |
5 |
9 |
风速 |
低 |
高 |
高 |
蕨类 |
7 |
5 |
8 |
土壤湿度/% |
48 |
35 |
15 |
灌木 |
15 |
4 |
2 |
土壤的有机质/% |
6.5 |
3.8 |
2.5 |
松树 |
0 |
2 |
0 |
土壤深度/cm |
>300 |
≈100 |
<15 |
落叶树 |
20 |
5 |
0 |
土壤氨量/mgkg-1 |
9.4 |
4.5 |
2.3 |
A.根据调查结果判断,物种丰富度最大的地点是山脚(地点A)
B.如果遭遇山火,原地点将发生的群落演替属于初生演替
C.落叶树在地点C不能生长的原因是土壤深度深、土壤湿度大
D.依据数据判断松树具有耐贫瘠、耐干旱、耐低温等特点
纤维素酶可以将哪些物质分解()
A.牛肉片 | B.鱼片 | C.滤纸片 | D.塑料条 |
要将能分解纤维素的细菌从土壤中分离出来,应将它们接种在()
A.加入指示剂的鉴别培养基上 | B.含有蛋白胨的固体培养基上 |
C.只含纤维素粉而无其他碳源的选择培养基上 | D.含四大营养要素的培养基上 |
下列属于菌落特征的是()
①菌落的形状 ②菌落的大小 ③菌落的多少 ④隆起程度
⑤颜色 ⑥有无荚膜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⑤ | C.②③④⑥ | D.①②③④⑤⑥ |
不同培养基的具体配方不同,但一般都含()
A.碳源、磷酸盐和维生素 | B.氮源和维生素 |
C.水、碳源、氮源和无机盐 | D.碳元素、氧元素、氢元素、氮元素 |
下列有关平板划线接种法的操作错误的是()
A.将接种环放在火焰上灼烧 | B.将已冷却的接种环伸入菌液中蘸取一环液 |
C.蘸取菌液和划线要在火焰旁进行 | D.划线时要将最后一区划线与第一区划线相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