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每空1分,共11分)材料分析题:
(一)某科研人员进行了植物的向光性实验,他将种在同一条件下、同一时期的某禾本科植物的幼苗分别进行如下处理:①处于自然条件下;②切去胚芽鞘尖端;③在尖端罩上黑纸罩;④在尖端以下套上黑纸筒。然后从暗处取出一起放至窗台,使光线由单侧照过来。试分析:
(1)四种幼苗的生长情况分别是:
                       
②直立不生长;
              
                 
(2)据此实验,可以推测:产生促进生长物质的部位是                        
(3)据此实验,还可以推测,幼苗接受光刺激的部位是                       ,向光弯曲的部位在               。由此推测,有某种化学物质从苗尖端传递到了下面。
(二)棉蚜虫蚜体型微小,能附着于棉花植株上生活繁殖,以吸取棉花汁液为食。为了对棉蚜虫害进行监测.一科研小组从某年6月lO日开始对某棉田棉蚜种群数量进行调查。调查结果如下图:

调查日期(月—日)
6—l0
6—15
6—20
6—25
6—30
 7—5 
7—10
 7—15
7—20
棉蚜数量(只/株)
0.42
4.79
4l.58
261.73
1181.94
1976.96
2175.63
2171.46
2173.23

 
(1)棉蚜与棉花的种间关系是              
(2)调查棉蚜种群数量可采用            法。据表分析调查期间棉蚜种群数量的增长曲线呈       型,在                (日期)左右棉蚜种群增长速率最大。
(3)若长期使用农药防治棉蚜,会导致棉蚜种群的抗药基因频率            (增大、不变、减小)。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群落的主要类型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下图是一组关于植物新陈代谢的示意图,请据图分析回答:

(1)影响土壤中水分经①过程进入根细胞内的主要环境因素是,影响土壤中矿质元素进入根细胞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2)物质②的形成部位是,消耗部位是;当物质③充足时,影响物质②形成的主要环境因素是
(3)当CO2充足时,影响④过程的主要环境因素是,主要内部因素包括
(4)⑧和⑨过程能否在同一生物细胞进行?
(5)⑦过程进行的场所是,所释放的能量绝大部分
(6)在氧气充足条件下,一绿色植物晚上每小时释放CO2二氧化碳26.4g,白天平均每小时吸收CO252.8g,如白天时间为14小时,则该植物一天可以积累有机物g。在氧气不充足的环境中,若该植物平均每小时通过呼吸作用产生CO2二氧化碳35.2g,消耗氧气19.2g(呼吸作用的底物是葡萄糖),则该植物的无氧呼吸类型是图中的,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消耗的葡萄糖之比为:

下图表示在不同条件下,ATP合成酶的酶促反应的速度变化曲线,试分析:

(1)在洋葱叶肉细胞中,ATP合成酶分布在
(2)在ATP合成酶的酶促反应中,底物指
(3)底物浓度小于a时,限制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是;当底物浓度大于a时限制酶促反应的主要因素是

右图是一个细胞的亚显微结构图,请仔细观察后回答下列问题:

(1)该图一定不是棉花叶肉细胞的亚显微结构模式图,原因是该细胞中有[],但没有和大型液泡等结构。
(2)该图所示细胞与细菌细胞相比最显著的差异是细菌细胞没有
(3)参与葡萄糖彻底分解的结构包括图中的[ ]、[ ]
(4)在细胞有丝分裂过程中,进行复制的结构式[]和[]
(5)生物膜系统包括图中的(添标号)。
(6)③⑦⑩在组成上都含有的化合物是

胰岛素是由两条肽链组成的一种蛋白质:一条由21个氨基酸组成,称为A链;另一条由30个氨基酸组成,称为B链。下图是人的胰岛素氨基酸序列图解。

右图是人体胰岛B细胞合成和分泌胰岛素的过程示意图。请结合上面的材料和图解回答下面
的问题:

(1)组成胰岛素的氨基酸共有16种,请写出这16种氨基酸的结构通式:

(2)一个胰岛素分子共有个氨基酸残基,氨基酸残基之间的连接键可以表示为,它的形成发生在右图中的[ ]
(3)假设组成胰岛素的16种氨基酸的平均分子质量为a,每形成一个二硫键(—S—S—)要脱去两个H。请写出胰岛素分子质量的表达式:
(4)胰岛素和生长激素都是由氨基酸组成,但胰岛素是蛋白质,而生长激素属于多肽,二者在结构上的区别主要是不同。
(5)胰岛素在胰岛细胞的[ ]上合成后,通过[ ]加工、运输到[ ]再进行加工、浓缩,以方式分泌到细胞外,进入血液循环,调节糖代谢。以上过程消耗的能量主要由[ ]提供。
(6)图中的结构[2]有[ ]直接形成,这依赖于生物膜的

右图是某同学根据杂交瘤技术的方法,设计的生产破伤风杆菌抗体的实验方案。据图回答:

(1)该方案能达到预期效果吗? ______,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图中②为___________过程,常用___________诱导剂。该细胞特点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图中③进行细胞培养,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图中④的细胞培养,能获得大量的____________ 细胞,便于大规模培养。
(5)破伤风杆菌的抗体最终可从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中提取。
(6)该方案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