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种铁线莲的根茎可作中药,有重要的经济价值。下表为不同遮光处理对其光合作用影响的结果,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遮光比例(%) |
叶绿素a/叶绿素b |
叶绿素含量(mg/g) |
净光合速率(μmol.m-2.s-1) |
植株干重(g) |
0 |
4.8 |
2.1 |
8.0 |
7.5 |
10 |
5.3 |
2.3 |
9.6 |
9.9 |
30 |
5.2 |
2.4 |
8.9 |
9.2 |
50 |
4.4 |
2.6 |
5.2 |
7.2 |
70 |
4.1 |
2.9 |
2.7 |
4.8 |
90 |
3.3 |
3.0 |
0 |
3.2 |
A.遮光处理与其干重变化无关
B.叶绿素含量与净光合速率呈正相关
C.叶绿素a/叶绿素b可作为其利用弱光能力的判断指标
D.遮光90%时,铁线莲不进行光合作用
如图甲、乙表示真核生物遗传信息传递的两个过程,图丙为其中部分片段的放大示意图。以下分析正确的是
A.图中酶1和酶2是同一种酶 |
B.图乙所示过程在高度分化的细胞中不会发生 |
C.图丙中b链可能是构成核糖体的成分 |
D.图丙是图甲的部分片段放大 |
真核细胞某生理过程如图所示,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酶1可使磷酸二酯键断裂,酶2可催化磷酸二酯键的形成 |
B.a链和b链的方向相反,a链与d链的碱基序列相同 |
C.该图表示DNA半保留复制过程,遗传信息传递方向是DNA→DNA |
D.c链和d链中G+C所占比例相等,该比值越大DNA热稳定性越高 |
1952年“噬菌体小组”的赫尔希和蔡斯研究了噬菌体的蛋白质和DNA在侵染细菌过程中的功能,实验数据如图所示,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细胞外的32P含量有30%,原因是有部分标记的噬菌体还没有侵染细菌或由于侵染时间过长,部分子代噬菌体从细菌中释放出来 |
B.实验结果表明当搅拌时间足够长以后,上清液中的35S和32P分别占初始标记噬菌体放射性的80%和30% |
C.图中被侵染细菌的存活率始终保持在100%,说明细菌没有裂解 |
D.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的时间要适宜,时间过长,子代噬菌体从大肠杆菌体内释放出来,会使细胞外32P含量增高 |
若1个35S标记的大肠杆菌被1个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裂解后释放的所有噬菌体
A.一定有35S,可能有32P | B.只有35S |
C.一定有32P,可能有35S | D.只有32P |
如图,病毒甲、乙为两种不同的植物病毒,经重建后形成“杂种病毒丙”,用病毒丙侵染植物细胞,在植物细胞内增殖后产生的新一代病毒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