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我国山西省引水工程示意图,回答15~17题。关于该工程生态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A.沿线地区施工大面积开挖地表,易造成水土流失 |
B.无助于解决受水城市地面沉降和地裂缝问题 |
C.加剧沿线地区的荒漠化程度 |
D.将导致沿线地区土壤盐碱化 |
以本地区优势资源跨区域调配为重要内容的国家重点建设项目是( )
A.西气东输 | B.西电东送 | C.水土保持 | D.南水北调 |
下列自然条件中,成为山西外运交通发展两大障碍因素的是( )
①黄河 ②汾河 ③秦岭 ④太行山
A.①② | B.③④ | C.②③ | D.①④ |
经济因素是市场经济条件下影响城市功能区形成的主要因素。读某城市地租分布等值线图,回答下列各题。据考证,该城市早期商业活动主要集中在沿河地区,据此可推知该城的地域形态是:
A.集中式 | B.组团式 |
C.分散式或块状 | D.条带式或放射状 |
图中等值线a、b、c的付租能力关系是:
A.a>b>c | B.a<b<c | C.a=b>c | D.a>b=c |
造成图中局部地区地租分布等值线由中心向外凸出的主要因素是:
A.地形条件 | B.交通条件 | C.人口分布状况 | D.早期商业活动 |
读某国人口自然增长率随时间变化示意图,完成下列各题。下列关于该国人口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A时期人口出生率最高 |
B.B到C期间,人口总数不断增加 |
C.D时期人口变化幅度最小,人口总数稳定 |
D.C与E时期相比,人口总数相当 |
下列国家中,目前的人口增长特点与B时期相符合的是:
A.尼日利亚 | B.德国 |
C.澳大利亚 | D.美国 |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若图代表“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圈,甲、乙两地在地表,则:
A.甲处为副热带高气压 | B.③代表信风带 |
C.甲处为少雨地带 | D.乙处有热力原因形成的高气压带 |
若此图代表海陆间水循环,甲、乙两地在地球表面,则:
A.甲处是陆地,乙处是海洋 | B.乙处降水量大于蒸发量 |
C.③代表径流输送 | D.④代表地表蒸发和植物蒸腾 |
若此图为地质循环示意图,甲为岩浆,乙为变质岩,则:
A.丁代表岩浆岩 | B.丙代表沉积岩 |
C.②代表变质作用 | D.④代表重熔再生作用 |
长江三角洲位于30°N附近,地处我国东部沿海中部,长江入海口。松嫩平原大致位于43°N至48°N之间,我国东北地区中部。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长江三角洲和松嫩平原这两个区域在自然地理环境上存在的差异有
①工业基础的差异 ②矿产资源条件的差异③气候条件的差异④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A.①④ | B.①③ | C.②④ | D.②③ |
近年来,长江中下游平原作为全国“粮仓”的地位让位于东北平原的原因是:
A.人口城市密集,人均耕地少 | B.农业走向专业化、机械化 |
C.粮食商品率高 | D.全球变暖 |
下图是北半球部分地区某时刻地面天气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图中a、b、c三地的气压P相比较:
A.Pa>Pb>Pc | B.Pa<Pb<PC |
C.Pb>Pc>Pa | D.Pb<Pc<Pa |
当图中所示天气系统影响我国时,我国北方地区不可能出现的自然现象是 :
A.沙尘暴 | B.干旱 | C.泥石流 | D.暴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