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右图为绿色植物体内某些代谢过程中物质变化的示意图,

A、B、C分别表示不同代谢过程。以下表达正确的是                               
A.X代表的物质是ADP、Pi
B.B在细胞质的基质中进行
C.A过程产生的O2用于C过程第二阶段
D.B过程实现ATP中的化学能转变为有机物中的化学能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人工湿地的作用 影响光合作用速率的环境因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动物细胞融合和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的比较中,正确的是

A.诱导融合的方法完全相同 B.所用的技术手段基本相同
C.培养基成分相同 D.都能形成杂种细胞

下列关于细胞工程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A.植物细胞合必须先制备原生质体
B.试管婴儿技术包括人工受精和胚胎移植两方面
C.经细胞核移植培育出新个体只具有一个亲本的遗传性状
D.用于培养的植物器官或属于外植体

下列有关动物细胞工程的有关说法中,正确的是

A.胰蛋白酶将动物细胞膜表面的糖蛋白去掉,细胞黏着性降低,细胞散开
B.在培养液中添加抗生素,以便清除代谢产物
C.培养基应置于5%的CO2中,CO2使培养基的pH值维持在7.2~7.4
D.单克隆抗体制备过程中,第一次筛选是为了获取产生特异性抗体的细胞

现有甲、乙两种植株(均为二倍体纯种),其中甲种植株的光合作用能力高于乙种植株,但乙种植株很适宜在盐碱地种植。要利用甲、乙两种植株各自优势,培育出高产、耐盐的植株,有多种生物技术手段可以利用。下列所采用的技术手段中不可行的是

A.利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获得满足要求的四倍体杂种目的植株
B.将乙种植株耐盐基因导入到甲种植株的受精卵中,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C.两种植株杂交后,得到的F1再利用单倍体育种技术可较快获得纯种的 目的植株
D.诱导两种植株的花粉融合并培育成幼苗,幼苗用秋水仙素处理,可培育出目的植株

产生专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通过大规模培养,就可以获取大量的单克隆抗体.下列有关这项技术的分析,错误的是

A.单克隆抗体的最主要优点就是特异性强,灵敏度高,能够大量制备
B.单克隆抗体最广泛的用途是作为“生物导弹”治疗癌症
C.单克隆抗体作为诊断试剂,具有快速、高效、简易、准确的优点
D.运用同位素标记的单克隆抗体可以定位诊断癌症、心血管畸形等疾病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