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匈牙利学者帕尔(A.Paal)在1914~1918年间进行植物生长的实验研究时,曾在黑暗条件下,将切下的燕麦胚芽鞘顶部移到切口的一侧,胚芽鞘会向另一侧弯曲生长(如图所示)。这个实验主要证实

A.顶端能产生某种影响物
B.合成影响物不需要光
C.“影响物”具有促进胚芽鞘生长效应
D.“影响物”向下传递分布不均匀

科目 生物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容易
知识点: 植物体细胞杂交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分别用水解酶将T2噬菌体和HIV的遗传物质彻底水解成小分子,两者都有的小分子有

A.3种 B.4种 C.5种 D.7种

下图表示某哺乳动物细胞分裂过程中不同时期的部分图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丙细胞为初级卵母细胞 B.甲细胞中有4个染色体组
C.丁细胞中①和②可能均为性染色体 D.戊细胞的基因组成是Ab或aB

下列关于遗传实验和遗传规律的叙述,正确的是

A.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不存在相互作用
B.杂合子与纯合子基因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C.孟德尔巧妙设计的测交方法只能用于检测F1的基因型
D.F2的3:1性状分离比一定依赖于雌雄配子的随机结合

豌豆种子的黄色(Y)对绿色(y)为显性,圆粒(R)对皱粒(r)为显性。让绿色圆粒豌豆与黄色皱粒豌豆杂交,F1都表现为黄色圆粒,F1自交得F2,F2有四种表现型。如果继续将F2中全部杂合的黄色圆粒种子播种后进行自交,所得后代的表现型比例为

A.25∶15∶15∶9 B.21∶5∶5∶1
C.25∶5∶5∶1 D.16∶4∶4∶1

35 P标记了玉米体细胞(含20条染色体)的DNA分子双链,再将这些细胞转入不含35P的培养基中培养,请问最快在第几次细胞分裂的后期,细胞中只能找到1条被35P标记的染色体

A.2 B.3 C.9 D.19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