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下是博希同学整理的“晚清时期翻译西学书籍简表”。从表中可以看出,这一时期学习西学的趋势是
类别 |
1860—1899年 |
1902年—1904年 |
||
数量 |
比重 |
数量 |
比重 |
|
哲学、社会科学 |
123种 |
22% |
327种 |
61% |
自然科学 |
162种 |
29% |
112种 |
21% |
应用科学 |
225种 |
41% |
56种 |
11% |
A.从侧重科技到侧重人文 B.从持续高涨到趋于停滞
C.从被动接受到主动追求 D.从全盘西化到中西结合
孙中山在一次演讲中说:“我们的革命虽有几次成功,但均是军事奋斗的成功,革命事业并没有完成,就是因为党之本身不巩固的缘故。……故本次改组,即把本党团结起来,使力量加大,使革命容易成功,以迎合全国国民的心理”这一演说的时间最有可能是在
A.1905年 | B.1911年 | C.1917年 | D.1924年 |
民国时期,民族工业经历了曲折的发展历程。下列各项中对此理解的不正确的是
A.在短暂春天时期,在一些主要工业部门,外国资本仍然超过民族资本 |
B.1935—1936年间,工商业产值增长速度创历史最高纪录 |
C.抗日战争时期,近代中国民族工业的布局发生重大改变 |
D.欧美列强的经济侵略,是抗战后民族工业陷入困境的主因 |
据学者统计,20世纪二三十年代,婚俗在教育发达地区已改变很大,如集体婚礼、西式婚礼等, 但即便在大城市,丧葬旧俗依然盛行,如丧事披麻戴孝,期内不洗脸、不洗衣服等,南北各地均如此。究其原因主要是
A.传统忠孝礼节观念根深蒂固 | B.年轻人与年长者观念不一 |
C.资本主义城市经济不够发达 | D.西方教育影响的地域差异 |
“重视马克思主义自身的理论体系及其对人类历史、社会、经济所作的科学分析”的近代思想家是
A.朱执信 | B.梁启超 | C.李大钊 | D.陈独秀 |
“夫工固圣王之所欲来,商又使其愿出于途者,盖皆本也。”这一材料作为史料可用于直接证明
A.商鞅的经济政策 | B.孟子的民本思想 |
C.王守仁的心学理论 | D.黄宗羲的经济思想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