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人物的言论,体现现实主义创作原则的是
A.德拉克洛瓦:“绘画应该成为视觉的盛宴。” |
B.库尔贝:“我从来没有见过天使或女神,因此我没有什么兴趣去画她们。” |
C.贝多芬:“我必须创作,因为我的心头常常感到重压,我必须表达它们。” |
D.华兹华斯:“春意盎然的丛林刺激人的心智,让他更具人文情怀,更能区别道德的善恶。” |
下表反映的是二战后西欧对美国战争政策的态度的变化情况,出现这种变化的根源是
朝鲜战争 (1950~1953年) |
第四次中东 战争(1973年) |
伊拉克战争 (2003年) |
参与美国组织的联合国军侵略朝鲜 |
不支持甚至批评美国的中东政策 |
明确反对美国避开联合国对伊动武 |
A.欧洲一体化进程加快,世界多极化趋势日益明显
B.苏联对西欧的有力支持,使西欧有了强力后盾
C.西欧各国对美国的控制不满,双方反目成仇
D.西欧国家的人道主义传统
英国历史学家杰弗里·帕克在其历史著作《剑桥战争史》中有这样一段话:“长远看来,协约国可任意借助美国经济,但德国却遭到封锁,这使它只能使用中欧资源,这种封锁产生了巨大的效果。……似乎为了对拿破仑进行解释,上帝还是站在了较大工业的这边。”在作者分析同盟国一战失败的原因中,不包括
A.协约国与美国贸易密切,可以得到巨额的贷款 |
B.英国的海上封锁 |
C.资本主义政治经济不平衡规律的作用和影响 |
D.协约国经济实力总体强于同盟国 |
1948年10月丘吉尔提出“三环外交”:第一环是英联邦,包括英国及其自治领、殖民地;第二环是英语世界,包括英、美、加拿大等讲英语的国家;第三环是联合起来的欧洲。环环相扣,以英国为核心。此项政策的提出主要基于( )
A.以美苏为首的两大集团对峙局面的形成 |
B.遏制共产主义势力在欧洲扩张的需要 |
C.欧共体的政治联合步伐落后于经济联合 |
D.二战后英国和欧洲的国际地位被削弱 |
英美两国有着特殊关系,共享基本价值观,几乎同文同宗,美国一向把英国视为亲密盟友和精神导师,但在下列国际事务中,英美态度存在突出冲突的是
A.国际联盟领导权问题 | B.日本归还中国山东的问题 |
C.限制德国海军军备问题 | D.德国赔款问题 |
法国驻印度支那总督于1926年写道:“这场用鲜血覆盖了整个欧洲的战争……在距我们遥远的国度里唤起了一种独立的意识……在过去几年中……一切都发生了变化。”上述材料反映了一战的影响是
A.引发了十月革命 | B.促进了殖民地国家和民族的觉醒 |
C.和平主义思潮兴起 | D.欧洲各国发生了无产阶级革命运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