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肇庆市25).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测定某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取用2.0 g石灰石样品,把25.0g质量分数为10%的稀盐酸分五次加入样品中(样品中的杂质既不与盐酸反应,也不溶解于水),每次充分反应后都经过滤、干燥、称量,得实验数据如下:
实验次数 |
1 |
2 |
3 |
4 |
5 |
稀盐酸的累计加入量 |
5.0g |
10.0g |
15.0g |
20.0g |
25.0 g |
剩余固体的质量 |
1.5g |
1.0g |
0.5g |
0.3g |
0.3g |
请计算:
(1)2.0g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为 ,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
(2)请你继续计算反应生成溶液中氯化钙的质量分数(计算过程和结果均保留一位小数)。
某同学做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在14.6%的稀盐酸中加入碳酸钙,后加入10.6%的碳酸钠溶液
第一次 |
第二次 |
|
14.6%的稀盐酸的质量 |
m |
m |
加入碳酸钙的质量 |
10g |
20g |
加入10.6%的碳酸钠溶液的质量 |
100g |
200g |
加入碳酸钠溶液后,实验现象 |
只有气泡 |
只有白色沉淀 |
若第二次所加物质恰好完全反应(滤液损失忽略不计),请回答下列问题
写出实验一中发生化学反应的方程式
第一次实验中加入碳酸钙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根据已知条件列出求解第二次实验生成沉淀的质量的比例式
实验中加入稀盐酸m的质量为
若将第二次反应后的溶液蒸发191.2g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若用溶质质量分数29.2%的浓盐酸配置实验所需的稀盐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
某同学做了如下实验:
实验数据及部分实验现象如下表:
第一次 |
第二次 |
|
加氧化铜的质量(g) |
m |
m |
加稀硫酸的质量(g) |
50 |
100 |
加氢氧化钡溶液的质量(g) |
100 |
100 |
B中主要现象 |
淡蓝色沉淀 |
? |
若第一次试验每一步均恰好完全反应且所用氢氧化钡溶液的溶质的质量分数为8.55%,请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第一次试验有溶液颜色改变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
2、第二次实验B中的主要现象是 ;
3、试验中加入氧化铜m的数值为 ;
4、求解第二次反应中生成固体质量(X)的比例式 ;
5、若将第二次反应后的滤液蒸发32.35克水,则所得不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 ;
6、若用98%的浓硫酸配制试验中所需硫酸,则需要加水的质量为 。
将6.5g生铁放到80g过量的稀硫酸中(杂质不溶于水,也不与稀硫酸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剩余物质量为86.3g。试计算:
(1)反应生成氢气的质量;
(2)生铁中所含铁的质量分数(精确到0.1%)。
某同学欲测定草木灰中碳酸钾的含量,称取69g试样于烧杯中,加入29.2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充分反应后,称得混合物的总质量为93.8g(忽略二氧化碳的溶解对质量的影响)。请计算:(1)反应过程中产生的二氧化碳质量为_________g。(2)该草木灰试样中碳酸钾的质量分数。
为测定NaCl和Na2SO4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化学小组同学进行如下实验活动:
由此测得原固体混合物中NaCl的质量分数是多少?(已知:Na2SO4+ BaCl2 ===BaSO4↓ + 2NaC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