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阅读唐朝李益《喜见外弟又言别》一诗,完成下面题目。
十年离乱后,长大一相逢。问姓惊初见,称名忆旧容。
别来沧海事,语罢暮天钟。明日巴陵道,秋山又几重。
【注】①外弟:表弟。②十年离乱:指安史之乱。③别来:指分别十年以来。沧海事:指世事变化之大,有如沧海变桑田,桑田变沧海那样。④巴陵:现湖南省岳阳市,即诗中外弟将去的地方。
这是一首写表兄弟因乱离阔别之后,忽然相逢又匆匆别离之诗。前六句,从久别,到重逢,到叙旧,写“__________”;七、八句转入“___________”。(每空一词,2分)
诗中从侧面表现出二人欢聚时的热烈气氛和激动心情的诗句是:
揣摩“秋山又几重”中“秋”字所包含的内容。

科目 语文   题型 诗歌鉴赏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羁旅诗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阅读下面这首古诗,完成两小题。
齐安郡中偶题
(唐)杜牧
两竿落日溪桥上,半缕轻烟柳影中。
多少绿荷相倚恨,一时回首背西风。
暮热游荷池上
(宋)杨万里
细草摇头忽报侬,披襟拦得一西风。
荷花入暮犹愁热,低面深藏碧伞中。
这两首诗描写的都是______时刻的景色,均以荷与_______为诗歌的主要意象。
这两首诗都运用了什么表现手法来刻画“荷”的形象?请指出两首诗中“荷”所表现出来的不同的情感特点,并作简要分析。

春望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搔更短,浑欲不胜簪。
请从写作手法的角度谈谈你对“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一句的理解。(3分)
选出对这首诗赏析有误的一项()

A.这首五言律诗,前两联写“感时”,后两联写“恨别”,抒发了诗人感时忧国、思家念亲的情怀。
B.首联直言“春望”所见,一个“破”字,使人触目惊心;继而一个“深”字,叫人满怀凄然。
C.一个“望”字统领了前两联的内容。目光由远而近,由小到大,从山河到草木,再
到花鸟,视觉也由部分到整体,由浑浊到清晰。
D.颈联结构工整,感情浓郁,表现了诗人在消息隔绝又盼家书不至时的迫切心情。尾

联以诗人的情态作结,用一“搔”字,更显示了愁苦之心。

阅读下面诗歌,完成题目。
示秬秸
【北宋】张耒
北邻卖饼儿,每五鼓未旦,即绕街呼卖,虽大寒烈风不废,而时略不少差也。因为作诗,且有所警,示秬,秸。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捧盘出户歌一声,市楼东西人未行。
北风吹衣射我饼,不忧衣单忧饼冷。业无高卑志当坚,男儿有求安得闲。
[注释]①秬(jù)秸(jiē):张耒(lěi)二子张秬、张秸。张耒,北宋著名文学家,曾官任太常寺少卿。
诗中对两个儿子提出明确告诫,点明全诗主旨的诗句是 :

赏析下面诗句
城头月落霜如雪,楼头五更声欲绝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课外古诗
野 池唐•王建
野池水满连秋堤,菱花结实蒲叶乔
川口雨晴风复止,蜻蜒上下鱼东西
诗歌以“野池”为描写对象,第一、二句描绘了池水,植物的景象
诗句“蜻蜓上下鱼东西”表现作者怎样的情感?

古诗文赏析
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  
刘禹锡
巴山楚水凄凉地,二十三年弃置身。
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
沉舟侧畔千帆过,病树前头万木春。
今日听君歌一曲,暂凭杯酒长精神。
对这首诗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酬乐天扬州初逢席上见赠”中的“酬”字是“以诗相答”的意思。
B.诗人在首联写自己无罪而长期被贬,为全诗定下了愤激的基调。
C.颔联“怀旧空吟闻笛赋,到乡翻似烂柯人”运用了两个典故,表达作者怀念被贬受害的朋友,回乡恍如隔世的感慨。
D.“暂凭杯酒长精神”写作者有些消极低沉,只有喝了一杯酒后才会稍微振作起来。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