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13分)法国丹纳说:“要理解一件艺术品,一个艺术家,一群艺术家,必须正确地设想他们所处的时代精神和风貌概况。……”阅读材料,解答问题。
材料一  以下是我国古代宋朝的两幅绘画作品

图1《清明上河图》     图2《货郎图》
材料二

图3 中世纪的圣母像   图4 拉斐尔的《椅中圣母》
材料三 法国巴尔扎克的《人间喜剧》,展现了19世纪上半期法国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堪称资本主义的“社会百科全书”。
请回答:
(1)材料一作品的艺术风格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简要分析体现此艺术风格的时代背景。
(2)从图3到图4,作品的艺术风格发生了什么变化?这一变化的原因是什么?
(3)依据材料三,分析这一作品的思想性。
(4)综合以上分析,谈谈你对艺术创作的源泉和生命力的认识。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商业发展的基本要素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历史—20世纪的战争与和平】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材料二

(注:材料一为1958年,英国艺术家杰劳德·霍尔通(Gerald Holtom)设计的反战标志。材料二
为(中东地区)加沙血流成河,西方国家和 联合国却熟视无睹。)—伊朗漫画网
请回答:
(1)结合所学知识分析材料一中反战标志出现的背景。
(2)根据材料二指出中东问题的形成原因。中东问题的焦点是什么?
(3)在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是时代的主流,但局部战争仍时有发生,请你设计一幅“反战”宣传标语。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欧洲主观统一的轨迹,表现出两大特点:一是从以战争和暴力为手段的统一走向建立在和平和自觉基础上的真正统一;二是欧洲主观统一的过程也是一个欧洲统一观念从思想家向政治家延伸的过程。
──李济时《欧洲统一从客观到主观的历史演进及其启示》
材料二 1950年春,让·莫内在阿尔卑斯山区步行,集中静思欧洲的前途:1949年以来冷战的升级;由于美国经济进入萧条期,即将结束的马歇尔计划不可能延长;联邦德国成立引发法国公众舆论开始担忧德国威胁的重演……莫内敏锐地感觉到,上述因素的相互作用,提供了欧洲走向联合的机遇。……莫内迅速返回巴黎,与助手立即起草了一个方案,要旨是将法、德煤炭和钢铁资源共同置于一个“超国家机构”的监督管理下,同时邀请其他欧洲国家自愿参加。1951年,法、德等六国正式签署了“欧洲煤钢共同体”的协议。尽管协议与莫内的草案有所区别,但总的来说,坚冰已经突破,更广泛的欧洲联盟的前景出现在地平线上。
──崔永元《“欧洲之父”的思路及其亚洲启示》
请回答:
(1)举出近百年来,试图以战争与暴力手段实现欧洲统一的史实两例,并分析其失败的共同原因。(10分)
(2)依据材料一指出,欧洲突破“坚冰”、走向联合的因素有哪些?(6分)“坚冰”突破后,欧洲的合作是怎样—步步深化的?(8分)
(3)二战后至今欧洲一体化进程有何显著特点?欧洲一体化趋势反映了当今世界发展的哪些趋势?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 1958年8月,在各层上级权力机构的关注和策划下,徐水县委第一书记张国忠喊出了“跑步进入共产主义”的口号。8月22日,徐水县委制定了《关于加速社会主义建设向共产主义迈进的规划草案》,草案规划:“1959年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建设,并开始向共产主义过渡,到1963年即进入伟大的共产主义社会。”
──中国律师网
材料二 最近,浙江省永康市的荆山夏村一些村民向“新华视点”记者投诉,被永康市列为新农村建设试点村的荆山夏村,不顾村民们反对,拆迁旧屋占用良田,统一建造农民别墅工程。首批已封顶但尚未完工的111幢别墅群,耗资8 000多万元,因存在严重质量问题成了烂尾楼,村民怨声载道。这些别墅有的墙体开裂,有的因地基明显下沉造成大梁断裂或支柱悬空。
──新华社杭州2006年5月
请回答:
(1)简要分析材料一现象出现的原因和产生的影响。(8分)
(2) 结合材料一、二,分析指出当前新农村建设应注意克服哪些问题?(8分)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西班牙和葡萄牙率先开辟新航线,征服了海洋、获得了世界。涌入的财富几乎都用来支撑宗教信仰的战争和殖民战争,而没有用来发展能够让国家真正富强起来的工商业。势力强大的王公贵族不愿意看到工商业的发展导致新兴势力的崛起。从16世纪下半叶起,流水一般涌入的财富又像水一样流走了,除了奢侈的社会风气,没有留下像样的产业。
材料二英国正在孕育人类史上一种崭新的生产方式;科学意识提高了英国人的认识水准;英国成为世界上第一个工业化国家,在18世纪中期到19世纪中期,引领着世界的发展。从19世纪后期开始,德国和美国迎头赶了上来,开始引领第二次工业革命的潮流。自由经济模式与生俱来的缺陷,在20世纪给英国,也给世界带来惨痛而深刻的教训。
回答问题:
(1)联系材料和所学知识,指出葡萄牙、西班牙的兴衰原因。
(2)根据材料概括指出英国能够引领世界的有利条件和19世纪后期英国衰落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明太祖即告谕户部大臣,理财之术在于“使农不废耕,女不废织,厚本抑末”。清雍正帝也强调,“农为天下本务,而工贾皆其末也”,“市肆之中多一工作之人,即田亩之中少一耕稼之人”,因此要在“平日留心劝导,使民知本业之为贵。”
————《普通高中历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
材料二: (一)限制通商口岸。……(二)限制外商的居住活动。……(三)限制出口货物的种类和数量。……
————《中外历史知识述要》
请回答:
(1)材料一表明,明清时期实行什么政策?(2分)这一政策开始实行于何时?(2分)其目的如何?(2分)
(2)材料二是清朝哪一政策的基本内容?(2分)简析清朝实行这一政策的根本原因。(2分)
(3)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上述两个政策对中国社会产生的相同影响。(4分)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