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直以来,中国传统的用人哲学都认为:德才兼备的人才是栋梁,有德无才的人也可使用,有才无德的人坚决不可使用,至于二者皆无之辈,当然是"垃圾"了。下列名言与上述论述一致的是
①夫君子之行,静以修身,俭以养德
②才者,德之资也;德者,才之帅也
③小胜凭智,大胜靠德
④ 天行健,君子当自强不息
A ①④ B ②③ C ②④ D ①③
2011年7月26日,“蛇龙号”在第二次下潜实验中成功突破5000米水深大关,创造了中国载人深潜新的历史,这将为研究人员提供更加精细的调查平台,为科学家探索深海奥秘提供平台和技术支持。材料集中体现的哲学道理是( )
A.事物的发展取决于人类认识的提高 | B.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 |
C.实践是检验认识真理性的唯一标准 | D.实践是认识的目的和归宿 |
“如果人类继续破坏和浪费水资源,那么人类看到的最后一滴水将是自己的眼泪。”这句话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水资源是有限的,要节约用水
②反对用静止的观点看问题
③规律是客观的,违背规律将受惩罚
④要树立正确的生态意识
A.②③④ | B.②③ | C.①③④ | D.①②③④ |
图既可以看成正在对视的两个人,也可以看成一个酒杯。这表明()
A. | 运动是客观事物的固有属性和存在方式 |
B. | 人们的认识结果是由认识的主体决定的 |
C. | 意识对客观世界的反映是主动而有选择的 |
D. | 人们的认识活动可以能动地改造客观世界 |
明代哲学家王阳明与朋友一起游南镇,一朋友指岩中花树问:“天下无心外之物,如此花树在山中自开自落,与我心亦何相关?”王阳明说:“你未看此花时,此花与汝心同归于寂;你来看此花时,则此花颜色一时明白起来,便知此花不在你的心外。”王阳明这一观点的错误在于他()
①认为人对花的感觉是对花的存在的反映
②认为花的存在离不开人对花的感觉
③认为人对花的感觉离不开花的存在
④主张人对花的感觉是第一性的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②④ |
《孙子兵法》云:“投入亡地然后存,陷入死地而后生。”韩信据此,背水一战,大破赵军;马谡据此,屯兵山上,痛失街亭。这两个事实说明()
A.意识对物质具有反作用 | B.物质决定意识,而不是意识决定物质 |
C.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客观事物 | D.主观和客观的统一是具体的历史的统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