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2008年9月25日至28日,中国成功实施了神州七号载人航天飞行,创下了
中国航天史上的新纪元,全国上下为之振奋和自豪!
材料1:宇航员在航天飞船上生活,船舱本身有一套完整的生态循环系统。氧气永远不会枯竭,因为宇航员呼吸道排出的二氧化碳,与生态循环系统的氧再生装置中黄色固体物质超氧化钾(KO2)反应可以产生氧气。因此氧再生装置具有吸收二氧化碳和供应氧气(同时得到一种碳酸盐)的双重功能。
材料2:航天飞船上各种不同型号的仪器也可以散发出不同的物质。这些物质中有些是比较危险的,会危害到航天员的健康。净化和消除船舱内污染物的方法最常用的是活性炭吸附。活性炭可以有效地吸附碳氢化合物和臭氧(O3),但对一氧化碳的吸附效果不好。
【阅读收获】我知道航天飞船上的化学污染物除了碳氢化合物外,还有 。(写一种,用化学式表示)
【设问练习】 船舱中超氧化钾接近反应完全时的现象是 。由于在船舱中活性炭吸附一氧化碳效果不好,那么下列处理一氧化碳的方法中,比较理想的是 (填选项序号)
A.先点燃一氧化碳,再把生成物通过固体物质超氧化钾(KO2)
B.把一氧化碳通过灼热的氧化铜,再把生成的气体通人澄清石灰水
C.一氧化碳在催化剂作用下分解生成活性炭和氧气
【简结转新】 宇航员在船舱休息时,如果l小时呼出的二氧化碳大约是22L,那么大约需要消耗 g超氧化钾才能把22L二氧化碳吸收完全。(假设二氧化碳的密度为2.0g/L)
二氧化碳在一定条件下可转化为重要的化工原料乙烯,其反应的微观过程如图所示。
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碳原子结构示意图为
B.二氧化碳和乙烯均属于氧化物
C.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均不变
D.参加反应两种分子的个数比为4:1
草酸(H2C2O4)是一种有机酸,其水溶液呈酸性,它广泛分布于植物、动物和真菌体中,并在不同的生命体中发挥不同的功能。下列有关草酸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其中碳元素的化合价为+4
B.氢元素和氧元素的质量比为1:32
C.一个草酸分子由8个元素构成
D.其溶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时显红色
中华民族的发明创造为人类文明进步做出了巨大贡献。下列古代发明及应用中,不涉及化学变化的是( )
A.陶瓷烧制B.
火药使用
C.粮食酿醋D.
活字印刷
下列图象不能正确反映其对应变化关系的是( )
A.向一定质量的硫酸铜和稀硫酸的混合溶液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B.向等质量、等浓度的稀硫酸中分别逐渐加入锌粉和铁粉
C.用等质量、等溶液的过氧化氢溶液在有无催化剂条件下制氧气
D.一定质量稀盐酸中逐滴加入氢氧化钠溶液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少量杂质,所选用试剂及操作方法均正确的是( )
选项 |
物质(括号内为杂质) |
选用试剂 |
操作方法 |
A |
CO(CO 2) |
适量O 2 |
点燃 |
B |
NaCl溶液(Na 2CO 3) |
过量CaCl 2溶液 |
过滤 |
C |
KNO 3溶液(K 2SO 4溶液) |
适量Ba(NO 3) 2溶液 |
过滤 |
D |
FeCl 2溶液(CuCl 2溶液) |
足量镁粉 |
过滤 |
A.AB.BC.CD.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