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灿烂的历史文化宝库中,许多成语、诗句都凝结着深刻的生活智慧。回答7-8题:下列对成语的哲学寓意理解正确的有
①刻舟求剑——静止是认识事物的基础 ②画龙点睛——重视解决主要矛盾
③见仁见智——真理是相对的有条件的 ④胸有成竹——意识具有能动作用
|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④ | D.③④ |
“若问古今兴废事,请君只看洛阳城”,司马光的这句诗不仅道尽千古兴亡,也形象地说明了
| A.运动是物质的唯一特性 | B.生产方式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
| C.城市是社会运动的主体 | D.物质是运动的载体 |
《雪落黄河静无声》是我国的一篇著名中篇小说,但美国的教授克鲁姆研究发现雪落有声。雪落在水中的声音频率在50-200千赫间,鱼类可以听到这一频段的声音,而人类却只能听到20千赫以下的声音。据此回答下列各题。“雪落有声”正如我国古语所云:“大音希声,大象无形。”它们所体现的哲理有
①现象和本质有区别,认识了现象不等于认识了本质
②理性认识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③要透过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
④理性认识是真实可靠的,感性认识是不可靠的
|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④ |
克鲁姆发现落雪有声,给我们的哲学启示是
①感性认识必须上升为理性认识
②认识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必须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
③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把握事物的本质和规律
④认识的根本目的在于把感性认识上升为理性认识
| A.①③④ | B.②③④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近年来,一些骗子打着弘扬祖国传统文化的幌子,借科学术语把封建迷信装扮起来,编造各种荒谬理论,并声称发展了新科学。使得不少人上当受骗,其中不乏高学历者。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一些高学历者之所以上当受骗,是因为这些人( )
| A.并不具有真正的高水平 | B.没有透过事物的现象看本质 |
| C.都是客观唯心主义 | D.思想觉悟不高,丧失了警惕 |
|
对上述材料事实,我们应该这样认识
|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④ | C.①③④ | D.②③ |
“循环经济”一词,由美国经济学家K·波尔丁于20世纪60年代提出,它的提出促进了20世纪70年代关于资源与环境的国际研究;拓宽了80年代的可持续发展研究,把“循环经济”与生态系统相联系;90年代的知识经济研究,赋予“循环经济”以高科技产业化和学习型社会的内容。循环经济是指在人、自然资源和科学技术的大系统内,在资源投入、企业生产、产品消费及其废弃的全过程中,把传统依赖资源消耗的线形增长经济,转变为依靠生态型资源循环来发展的经济。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上述材料中对“循环经济”的认识是()
①感性认识②理性认识
③对事物现象的认识④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
| A.①② | B.②④ | C.③④ | D.①③ |
“循环经济理论”促进20世纪经济发展,这说明()
| A.认识的根本任务是由感性认识上升到理性认识 |
| B.科学理论的性质决定了事物的发展方向 |
| C.只有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才能指导人们的活动 |
| D.科学理论对实践具有指导作用 |
山东省博兴县国税局干部张群,先后7次截肢,但他抱着“腿断,意志不断;身残,精神不残”的信念,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绚丽人生。凭借自学,他成为全县国税局第一个通过全国会计师资格考试的人,第一个掌握了数据库操作技术。据此回答下列各题。从哲学上看,上述事实充分说明()
| A.主观能动性是人区别于物的特点 |
| B.意识能够正确地反映事物的规律 |
| C.精神状态在人们的活动中具有十分重大的作用 |
| D.意识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决定物质 |
张群同志由于具有正确的信念,所以他刻苦自学,虽身体残疾,但却用自己的行为书写着绚丽人生,这说明()
| A.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办事情就能取得成功 |
| B.主观能动性与客观规律是相互制约的 |
| C.主观能动性发挥得越充分,就越能促进事物发展 |
| D.人的主观因素越正确,越有利于正确地发挥主观能动性 |
胡锦涛在2003年7月1日的讲话中指出:“现在,有些党员干部思想空虚,意志衰退,抵御不住拜金主义、享乐主义、极端个人主义的诱惑。”“产生这些问题的原因很多,但从根本上说是—些干部放松了主观世界的改造。”。
之所以要克服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是因为
①极端个人主义不是社会存在的反映
②个人主义从来没有发挥积极作用
③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具有极大地腐蚀作用
④它是产生贪污盗窃、行贿受贿、损公肥私等现象的思想根源
|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