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在人类社会发展过程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⑴我国的原油储量仅占世界的2.43%,天然气储量只占世界的1.20%。天然气的主要成分为(写化学式) ,它与石油和 均属于化石燃料。
(2)氢气是理想的清洁能源,水是未来氢气之源。发射“嫦娥一号”火箭上用的燃料是液态氢,以氢燃料电池为动力的汽车已在北京试运行。
①写出氢气在空气中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②写出以水为原料制取氢气的化学方程式 。
(3)人们正在利用和开发太阳能、核能及 (另填一种)等新能源。其中氘的核能开发,被认为是解决未来世界能源、环境等问题的主要途径之一。已知氘和氢(氢的核电荷数为1)是同种元素,则氘原子核内的质子数为 。
(4) 4月22日是“世界地球日”,可图是中国邮政发行的世界地球日邮票,号召人们关爱地球。下列行为中不利于保护地球的是 。
A.大量开采煤、石油及天然气以满足工业发展的需要
B.严格履行《京都议定书》,控制温室气体的排放
C.加强新能源研究,使用压缩天然气、氢气作汽车燃料
从海水得到的粗盐,往往含有可溶性杂质(主要有Ca2+、Mg2+、SO42-)和不溶性杂质(泥沙等),必须进行分离和提纯后才能用于工业生产和人们的日常生活。粗盐提纯的部分流程如下:其中,滤液一至滤液二之间需进行三步操作:
操作①:加入过量的碳酸钠,除去滤液中的Ca2+
操作②:加入过量的X,除去滤液中的Mg2+
操作③:加入过量的氯化钡,除去滤液中的SO42-
请回答:(1)操作中的物质X为,正确的操作顺序为(填序号),为最终获得精盐,操作①、②和③后还需增加的操作是;
(2)滤液二中加入适量稀盐酸的目的是。
甲、乙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20 ℃时,甲物质的溶解度是g;
(2)20 ℃时,甲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和溶剂的质量比为;
(3)欲将40 ℃时乙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写一种即可)
(4)40 ℃时,将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20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从图中你能获得的信息是(答出两条即可);。
(2)40 ℃时,a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1)20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31.6 g,其含义是:在20 ℃时,。
(2)在t ℃时,将一定质量的某不饱和硝酸钾溶液分成等质量的A、B两份。在恒温下,将A溶液蒸发掉5 g水,析出1 g晶体;在恒温下,将B溶液蒸发掉10 g水,析出3 g晶体。则t ℃时硝酸钾的溶解度为g。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a与c的溶解度曲线相交于P点。据图回答:
(1)P点的含义是。
(2)t1℃时30 g的a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不断搅拌,能形成80 g溶液吗?(填“能”或“不能”)。
(3)t2℃时,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按由小到大的顺序排列是(填物质序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