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有关实验原理、方法和结论都正确的是
A.某无色溶液中加Ba(NO3)2溶液,再加入稀盐酸,沉淀不溶解,则原溶液中一定有SO42- |
B.取少量溶液X,向其中加入适量新制氯水,再加几滴KSCN溶液,溶液变红,说明X溶液中一定含有Fe2+ |
C.可将混合气体依次通过盛有足量酸性KMnO4溶液、浓硫酸的洗气瓶,除去干燥的CO2中混有的少量SO2 |
D.将碘水倒入分液漏斗,加适量乙醇,振荡后静置,可将碘萃取到乙醇中 |
向含.
.
.
的水溶液中,加入足量的
固体,充分反应后,再加入过量的稀盐酸,上述离子数目增加的是
A.![]() |
B.![]() |
C.![]() |
D.![]() |
下列实验操作正确的是( )
编号 |
实验 |
操作 |
A |
观察钠与水反应 的现象 |
用镊子从煤油中取出金属钠,切下绿豆大小的钠,小心放入装满水的烧杯中 |
B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氯化钾溶液 |
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的氯化钾固体,放入到1000mL的容量瓶中,加水1000mL溶解,振荡摇匀。 |
C |
稀释浓硫酸 |
将蒸馏水沿烧杯内壁慢慢注入盛浓硫酸的烧杯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使产生的热量不断散失 |
D |
取出分液漏斗中 的上层液体 |
下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下端管口放出,关闭活塞,换一个接收容器,上层液体从分液漏斗上口倒出 |
下列有关Na2CO3和NaHCO3性质比较中,正确的是
A.热稳定性:Na2CO3<NaHCO3 |
B.常温时水溶液中的溶解度:Na2CO3<NaHCO3 |
C.与稀盐酸反应快慢:Na2CO3<NaHCO3 |
D.物质的量相同时,消耗盐酸:Na2CO3<NaHCO3 |
用特殊方法把固体物质加工到纳米级(1nm-100nm)的超细粉末粒子,然后制得纳米材料。下列分散系中的分散质的粒子的大小和这种纳米粒子大小具有相同的数量级的是
A.溶液 | B.悬浊液 | C.胶体 | D.乳浊液 |
下列物质的水溶液能导电,但属于非电解质的是()
A.HClO | B.Cl2 | C.NaHCO3 | D.CO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