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 |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能大量共存的是()
A.滴入酚酞显红色的溶液:Na+、Al3+、SO![]() |
B.滴入KSCN显红色的溶液:Na+、Cu2+、Br-、SO![]() |
C.c( Fe2+)= 1mol·L-l的溶液:H+、Na+、Cl-、NO![]() |
D.加入铝粉能产生大量H2的溶液:Na+、K+、Cl-、HCO![]() |
下列化学用语表示正确的是()
A.含18个中子的氯原子的核素符号:![]() |
B.氟原子结构示意图:![]() |
C.1 -丙醇的结构简式:C3 H7OH |
D.CO( NH2)2的电子式:![]() |
化学与生活生产、环境保护、资源利用、能源开发等密切相关。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A.实施“雨污分流”工程,可提高水资源的利用率 |
B.煤的气化、液化是使煤变成清洁能源的有效途径 |
C.绿色化学的核心是应用化学原理对环境污染进行治理 |
D.合理开发利用可燃冰(固态甲烷水合物)有助于缓解能源紧缺 |
下图所示装置中,a、b、c、d、e、f均为惰性电极,电解质溶液均足量。接通电源后,d极附近显红色。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电源B端是正极 |
B.a、c电极均有单质生成,其物质的量之比为2:1 |
C.欲用丁装置给铜镀银,N应为Ag,电解液为AgNO3溶液 |
D.f极附近变红,说明氢氧化铁胶粒带正电荷 |
下图为元素周期表短周期的一部分。E原子的电子层数为n,最外层电子数为2n+1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C和E氢化物的热稳定性和还原性均依次减弱
B.A与B形成的阴离子可能有AB32- A2B42-
C.AD2分子中每个原子的最外层均为8电子结构
D.A、D、E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的水化物的酸性依次增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