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和现象”与“结论”都正确的是
|
操作和现象 |
结论 |
A |
切开金属钠,钠表面的银白色会逐渐褪去 |
Na在空气中会生成Na2O2 |
B |
铝箔插入浓硝酸中,无明显现象 |
铝与浓硝酸不反应 |
C |
SO2通入酸性KMnO4溶液,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D |
将充满NO2的试管倒立在水中,试管内液面约上升至试管容积的2/3处;缓慢通入O2,轻轻晃动试管,至液体基本上充满试管 |
从原料的充分利用和减少污染物的排放等方面考虑,该实验对工业生产硝酸有重要启示 |
判断下列物质中属于电解质的是()
A.硝酸钾溶液 | B.蔗糖 | C.金属铜 | D.氢氧化钡 |
在碱性溶液中能大量共存且溶液为无色透明的离子组是()
A.K+ , Cu2+,Na+,Cl- | B.K+,Na+,NO3-,CO32- |
C.Na+,H+,N![]() |
D.Fe3+,Na+,Cl-,SO42- |
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NaOH溶液时,造成所配溶液浓度偏高的原因是()
A.所用NaOH已吸潮
B.向容量瓶加水时液面低于刻度线即摇匀
C.有少量NaOH溶液残留在烧杯内
D.向容量瓶加水时眼睛一直仰视液面
对于0.1molH2O,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含有6.02×1023个H2O分子 | B.含0.1molH原子 |
C.含0.1molO原子 | D.含原子总数为0.3 |
对于相同物质的量的SO2和SO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硫元素的质量比为5∶4 | B.分子数之比为1∶1 |
C.原子总数之比为4∶3 | D.质量之比为1∶1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