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代器物上的颜料“汉紫”至今尚没有发现其自然存在的记载。20世纪80年代科学家进行超导材料研究时,偶然发现其成分为紫色的硅酸铜钡(化学式:BaCuSi2Ox,Cu为+2价),下列有关“汉紫”的说法中不正确是( )
A.x等于6 | B.用氧化物形式表示:BaO·CuO·2SiO2 |
C.易溶于强酸和强碱 | D.性质稳定,不易褪色 |
某无色溶液可能由Na2CO3、MgCl2、NaHCO3、BaCl2中的一种或几种混合而成。取少量该溶液加入NaOH溶液出现白色沉淀;另取少量该溶液加入稀H2SO4也出现白色沉淀,并放出气体。据此分析,下述组合判断正确的是: ①肯定有BaCl2 ②肯定有MgCl2 ③肯定有NaHCO3 ④肯定有NaHCO3或Na2CO3 ⑤肯定没有MgCl2
A.①②③ | B.①③ | C.②④ | D.①③⑤ |
下列各组中的离子,能在溶液中大量共存的是:
A.K+、H+、SO42-、OH- | B.Na+、Ca2+、CO32-、NO3- |
C.Na+、H+、Cl-、CO32- | D.Na+、Cu2+、Cl-、SO42- |
a、b、c、d、e分别是Cu、Ag、Fe、Al、Mg五种金属中的一种。已知
(1)a、c均能与稀硫酸反应产生氢气
(2)b和d的硝酸盐反应,置换出d单质;
(3)c与强碱溶液反应放出气体;
(4)c、e在冷浓硝酸中发生钝化。由此可判断a、b、c、d、e依次是
A.Fe、Cu、Al、Ag、Mg | B.Mg、Cu、Al、Ag、Fe |
C.Al、Cu、Ag、Mg、Fe | D.Mg、Ag、Al、Cu、Fe |
X、Y、Z、W有如下图所示的转化关系,则X、Y可能组合是:
① |
② |
③ |
④ |
|
X |
C |
AlCl3 |
Fe |
Na2CO3 |
Y |
CO |
Al(OH)3 |
FeCl2 |
NaHCO3 |
A.①②③ B.①③ C.③④ D.①②④
已知X、Y元素同周期,且电负性X>Y,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含氧酸的酸性:X对应的酸性强于Y对应的酸性 |
B.第一电离能Y不一定小于X |
C.X与Y形成化合物时,X显负价,Y显正价 |
D.Y的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小于X气态氢化物的稳定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