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活中的一些问题常涉及化学知识。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 A.甲型H1N1流感病毒是一种油脂 |
| B.我们所吃的豆腐中主要含有蛋白质 |
| C.棉花和蚕丝的主要成分都是纤维素 |
| D.糯米中的淀粉一经发生水解反应就酿造成酒 |
在25 ℃时,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浓度变化情况如图,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反应可表示为3X+Y 2Z |
| B.从反应开始到0.4 s时,以Y表示的化学反应速率为0.25 mol·L-1·s-1 |
| C.增大压强使平衡向生成Z的方向移动,正逆反应速率均增大 |
| D.升高温度,平衡常数一定增大 |
将1 mol A2和1 mol B2通入一容积不变的密闭容器中,在一定温度和催化剂作用下,发生反应:2A2(g)+B2(g)
2A2B(g)。反应达到平衡时A2B为0.3 mol。若此时移走0.5 mol A2和0.5 mol B2,则重新达到平衡后,A2B的物质的量
| A.小于0.15 mol | B.等于0.3 mol |
| C.等于0.15 mol | D.大于0.15 mol,小于0.3 mol |
煤气是生活中常用的燃料,制取水煤气的反应为C(s)+H2O(g)
CO(g)+H2(g)。该反应在一容积可变的密闭容器中进行时,改变下列条件会对反应速率产生影响的是
①增加少量的碳 ②将容器的体积缩小一半 ③保持体积不变,充入N2使体系压强增大 ④保持压强不变,充入N2使体系体积增大
| A.①② | B.②③ | C.②④ | D.①④ |
一定温度下,在固定容积的密闭容器中发生下列反应:2HI(g)
H2(g)+I2(g)。若HI浓度由0.1 mol·L-1降到0.07 mol·L-1时,需要15 s,那么HI浓度由0.07 mol·L-1降到0.05 mol·L-1时所需反应的时间为
| A.等于5 s | B.大于10 s | C.等于10 s | D.小于10 s |
常温下,下列各组离子在指定溶液中一定能大量共存的是
| A.1.0 mol·L-1 KNO3溶液:H+、Fe2+、SCN-、SO42- |
| B.c(H+)/c(OH-)=10-10的溶液:K+、Ba2+、NO3-、Cl- |
| C.pH=0的溶液:Al3+、Ag(NH3)2+、Cl-、SO42- |
| D.c(ClO-)=1.0 mol·L-1的溶液:Na+、SO32-、S2-、SO4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