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磁场的强弱可用磁感应强度(B)表示,单位为特(T)。某些材料的电阻值随磁场增强而增大的现象称为磁阻效应,用这些材料制成的电阻称为磁敏电阻,利用磁敏电阻可以测量磁感应强度。某磁敏电阻RB在室温下的阻值与外加磁场B大小间的对应关系如表所示。

外加磁场B/T
0
0.04
0.08
0.12
0.16
0.20
磁敏电阻RB/Ω
150
170
200
230
260
300

把RB接入如图所示电路(电源电压恒为9V,滑动变阻器R’上标
有“100Ω 1A”字样),并在室温下进行实验。
 
(1)当外加磁场增强时,电路中的电流          (填“变大”、“变小”或“不变”);为了使电压表的示数保持不变,滑动变阻器R’的滑片JF)应向          (填“a”或“b”)端移动;
(2)RB所在处无外加磁场时,RB=150Ω;此时闭合开关,滑片P在a端和b端之间移动时,电压表示数的变化范围是多少?(不计实验电路产生的磁场,下同)
(3)当电路置于某磁场处,滑动变阻器R’滑片P位于b端时,电压表的示数为6V,则该处磁场的磁感应强度为          T。

科目 物理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欧姆定律的应用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力的作用效果与哪些因素有关呢?为了探究这个问题,小华设计了这样一个实验:用一个弹性较好的钢片固定在桌边,在钢片上用细线挂钩码,通过钢片受力而发生的形变来研究问题.如图所示是小华设计的实验的几个主要步骤.(小华使用的钩码规格相同)
(1)通过比较(a)和(b)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________有关.
(2)通过比较(a)和(d)中钢片的弯曲方向,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和力的________有关.
(3)通过比较________和________中钢片的形变程度,可以发现:力的作用效果与力的作用点有关.
(4)在本实验中,小华采用的方法叫做________法.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的活动中,小黄同学提出了以下猜想:
(A)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物体运动的速度有关.
(B)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C)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可能与压力的大小有关.
小黄同学进行了如图所示的甲、乙、丙三个实验探究过程:
(1)在实验中,小黄应该沿水平方向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做________运动.
(2)对比图中________两个探究过程,可以验证猜想C.
(3)在甲探究过程中,小黄正确操作,拉动物体时,测力计示数是2N,此时摩擦力为________N,若拉力增大到3N时,摩擦力为________N.
(4)实验探究中,小黄采用的实验探究方法是(  )
(A)类比法
(B)科学推理法
(C)控制变量法

如图甲所示,用一拉力传感器(能感应力的大小的装置)水平向右拉一水平面上的木块,A端的拉力均匀增加,0~t1时间内木块静止,木块运动后改变拉力,使木块在t2时刻后处于匀速直线运动状态.计算机对数据处理后,得到图乙所示的拉力随时间变化的图线,请回答下列问题:
(1)当用F=5.3N的水平拉力拉静止的木块时,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若用F=5.8N的水平拉力拉木块,木块所受摩擦力大小为________N.
(2)如图丙所示,为研究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的压力FN大小的关系,在重力为17N的木块上每次增加1N重的砝码,分别用水平拉力F使木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实验测量数据如下表所示:

木块对水平面的压力FN/N
17
18
19
20
21
水平拉力F/N
5.1
5.4
5.7
6.0
6.3

根据表格数据,得出滑动摩擦力Ff的大小与接触面受到压力FN大小的关系式为________.

理想实验法是研究物理规律的一种重要的思想方法,它以大量可靠的事实为基础,以真实的实验为原型,通过合理的推理得出物理规律.理想实验能深刻地揭示物理规律的本质.
(一)如图甲所示的是伽利略著名的斜面理想实验,实验设想的步骤有:
①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小球在该斜面上仍然要达到原来的高度.
②两个对接的斜面,让静止的小球沿一个斜面滚下,小球将滚上另一个斜面.
③继续减小第二个斜面的倾角,最后使它成水平面,小球将沿水平面做持续的匀速运动.
④如果没有摩擦,小球将上升到原来释放时的高度.
(1)请将上述步骤按照正确的顺序排列________(只填写序号).
(2)在上述设想步骤中,有的属于可靠事实,有的则是理想化的推论.下面关于这些事实和推论的分类正确的是(  )

A.①是事实,②③④是推论
B.②是事实,①③④是推论
C.③是事实,①②④是推论
D.④是事实,①②③是推论


(二)牛顿曾研究过这样一个问题:他发现人掷出去的石头总会偏离掷出方向落回地面,于是牛顿提出了一个“大炮”的设想,如图乙所示的是他画的“大炮”草图——在地球上的一座高山上架起一只水平大炮,以不同的速度将炮弹平射出去,射出速度越大,炮弹落地点就离山脚越远.他推想:当射出速度足够大时,炮弹将会如何运动呢?牛顿通过科学的推理得出了一个重要的结论.这就是著名的“牛顿大炮”的故事,故事中牛顿实际也用到了理想实验的研究方法.
(1)研究中牛顿基于的可靠事实是________.
(2)根据以上资料和牛顿的“大炮”草图,推测牛顿当年的重要结论是:________.
如今,牛顿当年的推测已变成了现实,人们应用他的推论,利用现代科技制成了________.
(3)想想看,初中物理学习中,你在研究什么问题时用到过理想实验的方法?请举一例并说明你的研究过程.

现代社会汽车大量增加,我国年产各种汽车400多万辆,在促进经济发展的同时,汽车交通事故也频繁发生.据统计,全国自2000年后每年的交通事故死亡人数超过10万.发生交通事故的一个重要原因是遇到意外情况下汽车不能立即停止,司机从看到情况到肌肉动作操纵制动器刹车需要一段时间,这段时间叫反应时间,在这段时间内,汽车要保持原速前进一段距离,叫反应距离,从操纵制动器刹车到车停下来,汽车又要前进一段距离,这段距离叫制动距离.

速度/(km/h)
反应距离/m
制动距离/m
40
7
8
50
9
13
60
11
20
80
15
34
100
19
54

上表表示一位机警的司机驾驶一辆保养良好的汽车在干燥的水平公路上以不同的速度行驶时,测得的反应距离和制动距离.
(1)刹车后,汽车还会继续向前滑行一段距离,这是由于________.
(2)汽车滑行过程中速度越来越慢,是由于________,说明力可以改变物体的________.
(3)设想刹车后,汽车受到的所有的力都消失,汽车会做________.
(4)利用上表数据可知,影响汽车制动距离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反应时间在________之间.
(5)为了提醒司机朋友在雨雪天里注意行车安全,在高速公路旁设置了警示牌,请你为警示牌写一句安全标语:________.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