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研究人员模拟赫尔希和蔡斯关于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进行了如下实验:①用32P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②用未标记的噬菌体侵染35S标记的细菌;③用15N标记的噬菌体侵染未标记的细菌。一段时间后进行离心,检测到放射性存在的主要部位依次是
A.沉淀、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B.沉淀、沉淀、沉淀和上清液 |
C.沉淀、上清液、沉淀 | D.上清液、上清液、沉淀和上清液 |
某小组进行“探究培养液中酵母菌种群数量的动态变化”实验时,同样实验条件下分别在4个试管中进行培养(见下表),均获得了“S”型增长曲线。根据实验结果判断,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试管号 |
I |
Ⅱ |
Ⅲ |
Ⅳ |
培养液体积(mL) |
10 |
5 |
10 |
5 |
起始酵母菌数(103个) |
10 |
5 |
5 |
10 |
A.4个试管内的种群在初始阶段都经历了类似“J”型的增长
B.试管Ⅲ比试管Ⅰ内的种群先到达K值
C.试管Ⅲ内种群的K值与试管Ⅱ不同
D.试管Ⅳ内的种群数量先于试管Ⅱ开始下降
在环境条件不受破坏的情况下,种群数量的增长呈“S”型。下列关于“S”型曲线
中K值的说法,错误的是()
A.K值时种群的增长速率最大 |
B.K值时种群数量最大 |
C.同一环境下不同生物的K值可能不同 |
D.同一生物在不同环境条件下K值可能不同 |
在对某种鼠的调查中,调查范围为1公顷,第一次捕获并标志25只鼠,第二次捕获
30只未标志的鼠和10只标志的鼠,则该鼠种群密度大约为()
A.125只/公顷 | B.100只/公顷 | C.75只/公顷 | D.50只/公顷 |
用单侧光照射燕麦胚芽鞘适当长时间,则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胚芽鞘尖端下面的一段向光侧生长素浓度小于背光侧 |
B.胚芽鞘向光侧与背光侧生长速度不相同 |
C.胚芽鞘的某些细胞内的酶能催化色氨酸转化成生长素 |
D.在生长素的运输过程中都不消耗ATP |
关于探究吲哚丁酸(IBA)促进月季插条生根最适浓度的实验中,错误的是()
A.实验用的月季枝条最好是生长旺盛的一年生枝条
B.要将月季枝条上的叶和芽全部去掉以保证无关变量相同
C.在处理月季插条时,用低浓度的IBA浸泡插条基部
D.实验结果中可能存在促进生根效果相似的两种不同浓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