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甲、乙、丙、丁四瓶失去标签的样品,它们是清水、5%淀粉溶液、淀粉酶溶液、蛋白酶溶液。某同学用三
氯乙酸(能使蛋白质变性,使溶液浑浊)和碘液鉴别样品,实验方法和现象见下表。据此判断样品甲、乙、丙、丁依次是
| 实验方法 |
实验现象 |
|||
| 甲 |
乙 |
丙 |
丁 |
|
| 四种样品各取1 mL,分别滴加碘液2~3滴后观察 |
不变蓝 |
不变蓝 |
不变蓝 |
变蓝 |
| 四种样品各取1mL,分别滴加三氯乙酸3~4滴后观察 |
浑浊 |
无变化 |
浑浊 |
无变化 |
| 再取丙、丁样品各l mL混合,37℃保温10 min,加碘液2~3滴后观察 |
|
不变蓝 |
A.清水、淀粉、蛋白酶、淀粉酶 B.蛋白酶、清水、淀粉酶、淀粉
C.淀粉酶、蛋白酶、清水、淀粉 D.淀粉酶、清水、蛋白酶、淀粉
tRNA的基本单位的三个分子的连接顺序是()
| A.鸟嘌呤——磷酸——核糖 | B.磷酸——核糖——胸腺嘧啶 |
| C.磷酸——核糖——尿嘧啶 | D.腺嘌呤——脱氧核糖——磷酸 |
下列关于细胞主要化学成分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蛋白质的多样性与氨基酸的种类、数目、排序等有关 |
| B.SARS病毒因为没有细胞核,所以不存在核酸 |
| C.胆固醇、性激素、维生素D都属于脂质 |
| D.动物中的肝糖原和植物细胞中的纤维素都属于多糖 |
下列各项组合中,能体现生命系统由简单到复杂的正确层次的是()
①皮肤②胃黏膜③神经元④变形虫 ⑤细胞内蛋白质等化合物⑥病毒
⑦同一片草地上的所有山羊⑧一池塘中的所有鱼类⑨一片森林⑩一池塘中的所有生物
| A.⑤⑥③②①④⑦⑩⑨ | B.③②①④⑦⑩⑨ |
| C.③②①④⑦⑧⑩⑨ | D.⑤②①④①⑩⑨ |
下列有关生物群落结构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决定生物群落结构的环境因素包括光照、温度、湿度等 |
| B.森林中的鸟类具有垂直分层现象:林冠层栖息杜鹃、黄鹂等;中层栖息山 雀、啄木鸟等;林下层生活着画眉等鸟类。这主要与食物种类有关 |
| C.由于植物群落分层现象的存在,在种植玉米时进行合理密植可以充分利用有限空间中的物质能量 |
| D.农业生产中,借鉴生物群落的分层现象,合理搭配作物种植品种,如玉米、马铃薯的高矮套作可以提高土地利用率和光能利用率 |
生物多样性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下列关于生物多样性的叙述错误的()
| A.建立自然保护区是保护生物多样性最为有效的措施 |
| B.引进物种不慎或对引进物种管理、监测不到位可能破坏生物多样性 |
| C.保护生物多样性就是在基因、群落和生态系统三个层次上采取保护措施 |
| D.模拟苍蝇后翅平衡棒的原理,研制出的新型导航仪是利用生物多样性的直接价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