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某种高等动物生殖和发育的图解。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①④⑤过程中均有可能出现一个细胞含两条Y染色体的状况 |
B.③过程依赖精卵细胞间的递质来识别 |
C.在④过程中用胚胎分割技术产生后代的性别和性状一定是相同的 |
D.若不考虑变异,④⑤过程中的体细胞DNA相同,mRNA也相同 |
已知玉米某两对基因按照自由组合定律遗传,现有子代基因型及比值如下:
基因型 |
DDSS |
DDss |
DdSS |
Ddss |
DDSs |
DdSs |
比例 |
1 |
1 |
1 |
1 |
2 |
2 |
则双亲的基因型是( )。
A.DDSS×DDSs B.DdSs×DdSs
C.DdSs×DDSs D.DdSS×DdSs
D、d和T、t是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的两对等位基因,下列叙述符合因果关系的是( )。
A.DDTT和ddtt杂交,F2中具有双显性性状且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比例是9/16
B.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与基因型为ddTT的植株杂交,后代只有一种性状
C.基因型为DdTt的个体,如果产生有tt的配子类型,则可能发生了染色体数目变异
D.后代的表现型数量比接近为1∶1∶1∶1,则两个亲本的基因型一定为DdTt和ddtt
孟德尔通过杂交实验发现了遗传的两大定律,孟德尔取得成功的最主要原因是( )。
A.严谨的假说—演绎法 |
B.恰当地选择实验材料 |
C.合理地运用数理统计 |
D.巧妙地运用由简到繁的方法 |
豌豆子叶的黄色(Y),圆粒种子(R)均为显性。两亲本豌豆杂交的F1表现型如下图。让F1中黄色圆粒豌豆与绿色皱粒豌豆杂交,F2的性状分离比为( )
A.9∶3∶3∶1 | B.3∶1∶3∶1 |
C.1∶1∶1∶1 | D.2∶2∶1∶1 |
下列是分析豌豆的两对基因遗传所得的子代F2基因型结果(非等位基因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表中部分基因型没有列出,有的以数字表示。
配子 |
YR |
Yr |
yR |
yr |
YR |
1 |
2 |
YyRr |
|
Yr |
3 |
|||
yR |
4 |
|||
yr |
yyrr |
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表中被研究基因的载体有染色体、叶绿体、线粒体
B.1、2、3、4代表的基因型在F2中出现的概率大小为3>2=4>1
C.F2中出现亲本没有的重组性状的比例是6/16或10/16
D.表中被研究的基因其编码序列都具有非连续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