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胡萝卜在不同的含氧情况下从硝酸钾溶液中吸收K+和NO3-的曲线。影响A、B两点和B、C两点吸收量不同的因素分别是( )
A.载体数量、能量 B.能量、载体数量
C.载体数量、离子浓度 D.能量、离子浓度
春季雄鸟长出鲜艳羽毛,不断鸣叫,并对雌鸟摆出各种姿态。相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雄鸟感受物理信息,并能发出物理信息和行为信息 |
B.信息传递有利于种群繁衍和种群基因库的发展 |
C.雌鸟接受信息后,下丘脑分泌的促性腺激素会增加 |
D.雌鸟体内性激素含量过高会抑制垂体的合成与分泌活动 |
下图是神经元N只接受来自两个独立神经末梢a和c释放的递质的作用,神经末梢b通过突触与神经末梢a相连。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若a、c不释放递质,则N的膜电位为外正内负 |
B.若a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内可检测到a释放的递质 |
C.若b释放递质,则N的细胞膜一定产生兴奋 |
D.若c释放递质,则b末梢处可记录到膜电位反转 |
玉米植株的高度达到1.5m以上时,遇到大风雨天气,很容易造成倒伏。某玉米品种种群密度、茎直径、倒伏率之间的关系如图1、图2所示。玉米倒伏后的状况如图3所示。下列有关说法不正确的是
A.合理密植可有效地降低玉米在大风雨天气中的倒伏率 |
B.根据图1、2可以推知,种群密度越大,玉米的倒伏率越高 |
C.倒伏后的玉米茎背地竖直向上生长,其主要外界因素是光照 |
D.与图3中倒伏玉米茎竖直向上生长有关的植物激素主要是生长素 |
生态系统的一个重要特点是常常趋向于稳态,图甲表示载畜量对草原中生产者的净生产量的影响(净生产量即生产者光合作用所制造的有机物总量与自身呼吸消耗量的差值);图乙表示出生率、死亡率与种群大小的关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从图甲可知,C点以后生态系统的稳态将受到破坏 |
B.从图甲可知,适量的放牧不会破坏草原生态系统的稳态 |
C.从图乙可知,F点时种群的年龄结构为衰退型 |
D.从图乙可知,F点表示该环境所能维持的种群最大数量 |
人的一只眼球受伤导致晶状体破裂,若不立即摘除,则另一只健康眼睛也可能失明。在此类患者血清中可检测到自身晶状体蛋白的相应抗体。对此现象推导正确的是
A.这是机体的过敏反应,属于免疫失调引起的疾病 |
B.正常生理状态下,眼球的晶状体蛋白不进入血液 |
C.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只可能引发非特异性免疫反应 |
D.晶状体蛋白一旦进入血液,就能刺激T淋巴细胞产生抗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