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鲜花和蔬菜生产和销售的模式示意图”,回答37-38题。
阶段Ⅰ鲜花和蔬菜产区形成的主要区位因素是
| A.地形平坦 | B.雨热同期 | C.市场需求 | D.劳动力不足 |
阶段Ⅱ鲜花和蔬菜全部从乙输入,其根本原因可能是
| A.甲地全部城市化 |
| B.乙地人口密度小,劳动力工资水平低 |
| C.甲地交通条件大大改善 |
| D.乙地生产鲜花和蔬菜的条件好,成本低 |
下图示意1970年至2040年我国劳动人口的增长变化(含预测)。读图,完成下列问题。
我国劳动人口数量最多的年份大约是()
| A.1980年 | B.2000年 | C.2015年 | D.2025年 |
从上世纪90年代以来,我国劳动人口一直维持低增长甚至向负增长转变的原因是()
| A.少年儿童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B.老年人口数量大幅增长 |
| C.劳动年龄人口的死亡率升高 | D.出生率长期处于较低的水平 |
2015~2025年我国劳动人口数量的变化将会造成()
| A.人口总数减少 | B.老龄人口增加 | C.企业用工成本上升 | D.少儿比重上升 |
读某海域水温图,完成下列问题。
根据图中水温的分布特点可知,甲海区()
| A.位于北半球,有暖流经过 | B.位于北半球,有寒流经过 |
| C.位于南半球,有暖流经过 | D.位于南半球,有寒流经过 |
该海域最可能位于()
| A.墨西哥湾沿海 | B.澳大利亚西部沿海 |
| C.台湾东部沿海 | D.巴西东部沿海 |
读“钱塘江河口和杭州湾历史变迁图”,回答下列问题。
杭州湾南、北岸图示期间区域陆地变化的差异说明
①南岸以侵蚀为主②北岸以侵蚀为主③南岸以沉积为主④北岸以沉积为主
| A.①② | B.②③ | C.③④ | D.①④ |
A、B、C、D四地中,欣赏钱塘江大潮的最佳地点是
A.A B.B C.C D.D舟山群岛区域风能开发利用的有利条件不包括
| A.地处海岛地区,受冬夏季风影响,风能资源丰富 |
| B.位于浙江省,经济基础好,科技研发力量强 |
| C.可以利用海洋空间,节省土地资源 |
| D.台风活动频繁,利用价值高 |
读秦岭北坡陡峭的断崖示意图,回答下列问题。
形成秦岭北坡断崖的地质作用是
| A.流水侵蚀作用 | B.风力侵蚀作用 |
| C.地壳水平运动 | D.地壳垂直运动 |
下列有关秦岭北坡景观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樟树为当地主要树种 | B.瀑布发育较多 |
| C.红壤为当地典型土壤 | D.桔园成片分布 |
图中C海域是地球上唯一具有双层海水的海域。该海域上层海水自水面至200米深处,下层海水则在水面200米以下。该海域的海洋生物大多生活在上层海水中,下层海水中几乎没有生物。读图回答下列问题。
有关图中A、B两处气候及其成因的说法正确的是
A.全年受西风影响形成A处的温带海洋性气候
B.受西风和副高交替控制形成A处的地中海气候
C.海陆热力差异的影响B处形成季风性气候
D.受副高的影响B处形成热带沙漠气候有关C海域海水的描述,正确的是
| A.上层海水密度大 | B.深层海水更新慢 |
| C.底层海水经海峡流向地中海 | D.上下层海水间交换活跃 |
C海域下层海水缺少鱼类等生物资源,最可能的原因是
| A.下层海水压力大,不适宜鱼类生存 |
| B.下层海水水温低,不适宜鱼类生存 |
| C.下层海水营养盐类少,鱼类缺少饵料 |
| D.下层海水严重缺氧,不适宜鱼类生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