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均为我国著名林木景观示意图。读图完成5~6题。
图中各景观所在地区自然环境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冬冷夏热,光照充足 | B.乙——雪域高原,冻土广布 |
| C.丙——土壤肥沃,水源充足 | D.丁——风力侵蚀,千沟万壑 |
图中各地林木主要特征及成因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甲地根系发达——常年太阳辐射强 |
| B.乙地叶成针状——常年降水丰富 |
| C.丙地四季长青——常年温度较高 |
| D.丁地生长较快——常年高温多雨 |
下图是我国某村四种农产品产值构成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影响该村农业地域类型的主导因素是
| A.政策 | B.市场 | C.地形 | D.气候 |
该村可能位于
| A.长春市附近 | B.杭州市附近 | C.福州市 | D.烟台市 |
智利南部柴滕火山(42.0°S,72.4°W)某日喷出大量气体和火山石。智利军警已启动紧急行动预案,要求当地居民撤离。据此回答下列各题。智利火山活动比较频繁的主要原因是
| A.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
| B.位于太平洋板块与美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
| C.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消亡边界 |
| D.位于美洲板块与南极洲板块交界的生长边界 |
此次火山喷发时,火山灰蔓延的方向是
| A.向西北方向 | B.向东南方向 | C.向东北方向 | D.向西南方向 |
自然界中,相邻河系在内外因素的共同影响下,由于分水岭被破坏或迁移造成的河流袭夺,最终会有一个河系发展成为主河系。右图是左图中方框处的分水岭迁移图,分水岭从I经Ⅱ演化到III,分水岭最终被切穿,发生河流袭夺现象。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左图中最终河流流量减少的河段是()
| A.a | B.b | C.c | D.d |
下图中导致分水岭迁移的主要外力作用是()
| A.风化作用 | B.风力侵蚀 | C.流水侵蚀 | D.流水沉积 |
下图为某国某一区域图,表格表示该国粮食作物构成,该国每年需大量进口粮食。读图表回答下列各题
根据国情,在播种总面积不变的情况下,该国可适当扩大哪一作物的播种面积?
| A.水稻 | B.玉米 | C.杂粮 | D.小麦 |
属于该国选择扩大该作物播种面积有利的条件是
| A.有广阔的平原地形 | B.有适宜种植该作物的气候条件 |
| C.有传统生产观念和消费习惯 | D.有成熟的技术条件 |
下图中甲、乙、丙、丁代表我国四地区主要货运方式占全国的比重(%)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与甲、乙、丙、丁相对应的地区分别是
| A.环渤海、长三角、西南、西北 |
| B.长三角、环渤海、西北、西南 |
| C.西南、西北、环渤海、长三角 |
| D.西北、长三角、西南、环渤海 |
乙地区铁路货运比重明显低于甲,制约乙区铁路网络的最主要因素是
| 水稻 |
玉米 |
杂粮 |
其它 |
合计 |
|
| 占播种总面积比例(%) |
8.0 |
12.0 |
74.2 |
5.8 |
100 |
| 占总产量比例(%) |
10.0 |
4.9 |
80.8 |
4.3 |
100 |
A.土地价格昂贵
B.劳动力工资水平高
C.河网密集,多洼地
D.降水丰富,洪涝灾害频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