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儿麻痹症”是由于病毒侵染了位于脊髓的传出神经元的细胞体,而传人神经元及神经中枢未受到侵染,所以小儿麻痹症患者会表现出下肢
A.能运动,对刺激有感觉 | B.运动障碍,对刺激有感觉 |
C.能运动,对刺激无感觉 | D.运动障碍,对刺激无感觉 |
一环状DNA分子,设其长度为1。限制性内切酶A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0处;限制性内切酶B在其上的切点位于0.3处;限制性内切酶C的切点未知。但C单独切或与A或B同时切的结果如下表,请确定C在该环形DNA分子的切点应位于图中的( )
A.0.2和0.4处 | B.0.4和0.6处 |
C.0.5和0.7处 | D.0.6和0.9处 |
已知某种限制性内切酶在一线性DNA分子上有3个酶切位点,如图中箭头所指。如果该线性DNA分子在3个酶切位点上都被该酶切断,则会产生a、b、c、d四种不同长度的DNA片段。现有多个上述线性DNA分子,若在每个DNA分子上至少有1个酶切位点被该酶切断,则从理论上讲,经该酶酶切后,这些线性DNA分子最多能产生长度不同的DNA片段种类数是( )
A.3 | B.4 | C.9 | D.12 |
质粒是基因工程最常用的载体,下列关于质粒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质粒在宿主细胞内都要整合到染色体DNA上 |
B.质粒是独立于细菌拟核DNA之外的小型细胞器 |
C.基因工程操作中的质粒一般都是经过人工改造的 |
D.质粒上碱基之间数量存在A+G=U+C |
两个具有相同黏性末端的DNA片段,在条件适宜时,经酶的作用合成一个重组DNA分子。该酶是( )
A.DNA连接酶 | B.RNA聚合酶 | C.DNA聚合酶 | D.限制性内切酶 |
关于磷酸二酯键的说法正确的是( )
A.只有目的基因中存在 | B.只有质粒分子中存在 |
C.DNA单链或双链分子都存在 | D.只存在于双链DNA分子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