按照我国探月工程“绕”、“落”、“回”三步走战略,2010年10月1日(农历八月二十四)19时整,“嫦娥二号”探月卫星在西昌卫星发射中心升空,为2012年前后发射月球着陆器做准备。据此回答11~13题。
11、“嫦娥二号”升空当日,下列示意图中,与上海地区夜空中看到的月相最接近的是( )
以下关于“嫦娥二号”探月卫星担负的任务和使命,不包括( )
| A.对月球表面重点区域进行精细测绘 |
| B.探测地月与近月空间环境的特点 |
| C.在月球表面采集月壤并分析成分 |
| D.研究月球引力对卫星轨道的摄动 |
以下关于月球表面环境和月球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
| A.在月球上白天也能看到满天星斗 |
| B.月球表面紫外线强度比地球表面弱 |
| C.从地球上看,月球是西升东落的 |
| D.自转、公转的周期都是一个朔望月 |
流域是一种特殊类型的区域,它的各组成部分密切联系构成一个整体。长江流域面积大、人口多,合理开发长江流域对全国可持续发展意义重大.下图是“长江流域图”。 读图回答下列各题。
长江三峡工程建设的首要任务是
| A.灌溉 | B.防洪 |
| C.提高航运能力 | D.开发水能 |
甲地区最突出的环境问题是
| A.土地荒漠化 | B.水土流失 |
| C.土壤盐碱化 | D.水体和大气污染 |
三峡工程对环境的影响可能有
| A.明显减少河流的年径流量 | B.显著增加河流的下泄量 |
| C.降低库区地下水位 | D.改变径流量的季节分配 |
下图是“我国某企业集团型生态产业园区的生产联系图”,完成下列各题。
影响该生态产业核心企业布局的主导因素是
| A.科技因素 | B.原料因素 | C.能源因素 | D.市场因素 |
图示生态产业园生产过程体现出可持续发展的
| A.持续性原则 | B.公平性原则 | C.阶段性原则 | D.共同性原则 |
下图为“江苏某市1998~2008年三次产业比重变化示意图”,该市近几年出现了环境污染加重,地价上涨,劳动力价格提高等不利因素。读图完成下列各题。
对该市产业结构变化说法正确的是
| A.第二产业占主导地位 |
| B.第一产业产值持续减少 |
| C.第三产业比重逐步上升 |
| D.第一、二产业比重差距不断缩小 |
这一时期该市人地关系特征可概括为
| A.低水平协调 | B.初显不协调 |
| C.高水平协调 | D.严重不协调 |
就区域发展阶段而言,该城市处于
| A.初期阶段 | B.成长阶段 | C.转型阶段 | D.再生阶段 |
读下图,完成下列各题。
若A、B分别是黄土高原与长江三角洲地区,①、②代表的产业要素在区际之间流向合理的是
A.①为能源,②为技术 B.①为资金,②为劳动力
C.①为技术,②为资金 D.①为信息,②为零部件若②为有色金属冶炼厂,其转移对A、B两地的影响描述合理的是
A.B地就业机会增多 B.加快A地工业化进程
C.促进B地劳动力向第二产业转移D.带动A地技术导向型产业迅速发展该图体现了区域的哪一特征
| A.整体性 | B.差异性 | C.开发性 | D.独立性 |
读下图,回答下列各题。
甲、乙两地耕作制度不同,造成这种差异的主要自然因素是
| A.海拔 | B.热量 | C.水分 | D.土壤 |
甲、乙两地共有的地理现象是
| A.广泛种植水稻 | B.水运发达 |
| C.冬季河流结冰 | D.雨热同期 |
目前甲、乙两地可持续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分别是
| A.土地盐碱化、多洪涝灾害 |
| B.多风沙危害、水资源短缺 |
| C.水土流失严重、多旱涝灾害 |
| D.水土流失严重、酸雨危害较严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