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实验模拟沿地表作水平运动物体的地转偏向现象:甲同学打开伞,抬头面视伞面内侧,顺时针转伞;乙同学向转动的伞面顶部滴红墨水,并观察红墨水流动过程。红墨水在伞面上流动的轨迹为:( )
A.先偏右后偏左 | B.向右偏转 | C.先偏左后偏右 | D.向左偏转 |
该实验存在的主要不足是:( )
①未模拟出越过赤道后的地转偏向现象
②没能模拟出纬向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③未模拟出高纬向低纬运动的地转偏向现象
④伞面转动与地球自转的实际差别很大
A.①②④ | B.②③④ | C.①③④ | D.①②③ |
下列地理现象中,与地转偏向力有关的是:( )
①上海至纽约飞行航线向高纬度方向凸出 ②南亚地区夏季风的形成
③直布罗陀海峡表层与底层水流方向相反 ④秘鲁寒流在流动中呈离岸的趋势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某校地理兴趣小组利用假期对当地的一个山谷进行野外考察,如图其中实线为剖面线,虚线为等压面,点线为等温面,箭头为大气流动方向。据此回答问题。右图信息中,只有一处正确是
A.甲 | B.乙 | C.丙 | D.丁 |
地理兴趣小组观测时间可能是
A.8:00—9: 00 | B.12: 00—13: 00 |
C.15:00—16: 00 | D.23: 00—24: 00 |
古人造字,蕴含着某些地理知识,如“间”一“门里有日午间到”,午间即正午,如图。据此回答问题。图中房屋的朝向可能是
A.座东朝西 | B.座北朝南 | C.座北 | D.座南 |
秋分日北京时间11: 30时,某地正好“门里有日午间到”,且屋内地面 光照面积与门的面积相同,则该地可能位于
A.松嫩平原 | B.华北平原 | C.塔里木盆地 | D.四川盆地 |
如果图中房屋位于我省,当正午屋内地面光照面积不断增大时,下列叙述可信的是 ①该地正午太阳高度逐渐减小②该地肯定昼短夜长
③该地昼不断缩短④太阳直射点向南移
A.①②③ | B.②③④ | C.①②④ | D.①③④ |
读“安徽省年太阳辐射分布图”,回答问题。 甲地年总辐射量,可能是
A.3500 | B.4600 | C.4500 | D.3300 |
淮北平原是我省太阳辐射最丰富的地区,其原因是
①纬度高,正午太阳高度大
②海拔最低
③降水最少,晴天多
④夏季昼最长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①④
土壤有机碳浓度反映的是进入土壤生物残体等有机物质输入与以土壤微生物分解作用为主的有机物质损失之间的平衡指标。读土壤有机碳浓度与海拔高度的关系图,回答问题
关于土壤有机碳浓度随海拔变化的分析,正确的是
A.海拔越低,温度越高微生物活动越强,有机碳浓度越低 |
B.海拔800米以下,有机物质迁移速度慢易积累 |
C.海拔3800米处,有机物质输入量最大损失量最小 |
D.海拔7000米处,温度低提供的有机物质少,有机碳浓度极低 |
“曼哈顿悬日”是指在美国纽约曼哈顿(40°N,70°W)出现的一种自然现象。由于曼哈顿街道为严格的棋盘式布局,在每年的12月5日和1月8日前后,日出时阳光会洒满曼哈顿所有特定走向的街道,呈现出壮观的景象。据此完成问题。出现“曼哈顿悬日”现象的街道走向大致是
A.正东—正西 | B.正南—正北 | C.东北—西南 | D.西北—东南 |
每年的某些日期,这些街道在日落时也会出现“悬日”景观。当日落“悬日”景观出现时,下列图示正确的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