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克思曾说过:“俄国人民苦于资本主义的发展,又苦于资本主义的不发展。”马克思这句话的本意是
A.俄国是一个不发达的资本主义国家 |
B.俄国人民受封建专制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压迫 |
C.封建农奴制残余和资本主义的矛盾是俄国社会的主要矛盾 |
D.俄国工人阶级肩负反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双重任务 |
一位法学家说:“无论我们多么轻视,多么痛惜这种接受,有一点是清楚的,那就是,如果欧洲主要国家没有在不同时期、不同程度上接受罗马法,那么政治理论和制度,工业和商业组织,公法和私法的规则……都不会像今天这样。”以上评价论证了
A.罗马法是维护罗马统治的有力支柱 | B.罗马法律制度渗透到国家各个角落 |
C.西方国家的司法原则起源于罗马法 | D.罗马法系统完备,影响广泛而深远 |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朱孝远说:“从世界历史的角度来看呢,自己把自己的时代称为英雄主义的也是只有希腊……你比如说在《荷马史诗》里所见的英雄主义,实际上它的主题词是智慧和友谊。”其中古希腊的“英雄”是指
A.达到相当文明程度的人 | B.倡导人文主义的思想家 |
C.研究自然规律的科学家 | D.实行民主政治的政治家 |
骑士是欧洲中世纪一个特殊的阶层,骑士精神成为欧洲社会的一种重要道德规范并对各种文学作品起着巨大的影响。马克思在《机器、自然力和科学的应用》说:“火药把骑士阶层炸得粉碎。”由此可知西欧中世纪的骑士是
A.封建主的最下层 | B.城堡中的专职武士 |
C.市民阶级的上层 | D.为基督教服务的军人 |
1946年,中国高等院校中工科学生仅占在校生总数的18.9%,到1952年达到35.4%,为各科学生之首。1947年,政法科在校生占大学在校学生总数的24%,到了1952年这一比例下降到2%。这一现象反映了
A.人文社会科学的地位大大降低 | B.社会主义工业化建设即将展开 |
C.贯彻全面发展教育方针的成果 | D.完整的国民教育体系初步形成 |
日本防卫厅战史室编写的史料中说:“在治安战期间的某战场。敌我的势力范围犬牙交错,变化无常。有关敌人准确位置的情报很不可靠,甚至在我方势力范围内部深处经常潜藏有敌人的军事力量。”其中的“某战场”是指
A.中国东北战场 | B.中国华北战场 | C.滇缅战场 | D.太平洋战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