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芳同学在做氧气性质实验时,她将带火星的某种材质的小木条插入盛满氧气的集气瓶中,发现木条复燃,取出吹灭后,再次将带火星木条插入,发现小木条又能复燃,多次重复上述操作后发现,木条最后不再复燃。于是她与小李等其他同学决定探究能使带火星的该种材质的木条复燃所需氧气的最少的体积分数。(假设此时空气中氮气、氧气的体积分数分别为79%、21%)
实验步骤如下:
①取5个大小相同的集气瓶,分别编号为1、2、3、4、5,并分别使集气瓶内留有占集气瓶容积10%、20%、30%、40%、50%的水(余下为空气),用玻璃片盖住,并倒扣于装有水的水槽中。
②分别用排水法向上述5个集气瓶中通入氧气,小心地把5个集气瓶内的水排尽,用玻璃片盖住瓶口,取出正立放好。
③分别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观察到的现象如下:(见下表)
(1)若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5的集气瓶,其现象为: ▲ 。
(2)本实验能够顺利完成,说明氧气具有 ▲ 的性质。
(3)气体的体积分数是指某气体的体积与总混合气体的体积比。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编号为4的集气瓶前,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为 ▲ .
(4)小李认为实验到此还没有得出结论,他决定继续进行研究。为使实验更具针对性,你认为他应该使集气瓶内氧气的体积分数 ▲ (填“大于”或“小于”)4号瓶中氧气的体积分数。
(7分)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从图l中可选用的发生装置是(填序号),若用H装置收集二氧化碳,则气体应从(填“a”或“b”)端通入。
(2)实验室用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制取并收集干燥的氧气时,从图甲中选用的装置依次为(填序号)。
(3)为探究二氧化碳和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某同学设计了如图Ⅱ所示实验,若该装置气密性良好,将浓氢氧化钠溶液滴入锥形瓶中,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为。
(4)实验结束后,请你通过对锥形瓶内溶液中溶质组成的探究,来推测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步骤 |
现象及结论 |
(9分)在实验室制取了两瓶常见的无色气体,放置在实验台上,如图所示。请回答下列问题:
(1)A气体可能是,推断的理由是。B气体可能是(写一种)。
(2)请设计实验验证所推断的B气体,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步骤 |
实验现象 |
实验结论 |
(3)写出实验室制取B气体的化学方程式以及所需的仪器名称。
(5分) U形管中是滴有酚酞溶液的蒸馏水,向左、右两管中同时逐滴滴加一定量的氢氧化钠稀溶液和稀盐酸(如图所示)。
(1)开始时管溶液呈红色。
(2)充分反应后U形管中溶液全部呈无色,写出上述反应的化学方程式:。除酚酞外,此时溶液中一定含有的溶质的名称为,可能含有的溶质的化学式为,为证明是否有该物质,可在U形管中加入固体。
(9分)化学来源于生活,应用于生活。用化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某些食品包装袋内常用铁粉作“双吸剂”,以防止食品腐败,其主要作用是吸收空气中的。
(2)若要验证铜、铁、铝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3)液态的植物油和固态的动物脂肪合称为油脂,其含有元素。若锅里的油着火了,可采取的灭火措施是。
(4)硫酸钠是制造纸浆、染料稀释剂、医药品等的重要原料。某硫酸钠粗品中含有少量CaCl2和MgCl2,实验室进行提纯的流程如下:
回答下列问题:
①溶解过程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和____________。
②用NaOH除杂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NaOH和Na2CO3如果添加过量了,可加入适量溶液除去。
④“后续处理”的主要操作是蒸发,为了获得纯净的硫酸钠,应蒸发至_____(填序号)。
A.完全蒸干时停止加热
B.有较多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利用余热蒸干
C.有大量固体析出时停止加热,过滤弃去剩余的少量溶液
(4分)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下图所示。
(1)甲的溶解度为20 g时对应的温度为;
(2)t3℃时甲、乙饱和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是甲乙(填“大于”、“小于”或“等于”)。
(3)乙的饱和溶液中含有少量的甲,由该液体得到固体乙采用的方法是。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从t1℃升温到t3℃,甲、丙的饱和溶液都会析出晶体 |
B.常温下加水稀释丙的饱和溶液,需要用到的仪器有: 烧杯、玻璃棒、量筒、胶头滴管 |
C.t2℃乙的饱和溶液中加入固体乙,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 |
D.t3℃等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中,含溶质最多的是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