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下图为物质出入细胞膜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每空1分,共12分)

(1)目前为大多数人接受的生物膜分子结构模型是桑格和尼克森提出的
生物膜的 _▲___模型,其中A代表       分子; B代表        ; D
代表        
(2)当动物细胞吸水膨胀时B的厚度变小,这说明B具有                 
细胞膜从功能上来说,它是一层        膜。若要制备纯净的细胞膜,
常用的细胞是     ,因为这种细胞             
(3)a b c d e表示物质跨膜运输的方式,其中属于被动运输的是    判断理由是      ,而 表示的是主动运输,其中    可表示小肠上皮细胞吸收葡萄糖的过程。

科目 生物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较易
知识点: 脑的高级功能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如下图表示生物体内某些有机物的组成关系及功能关系,其中D是RNA,C、E都是高分子化合物,C是主要的遗传物质,A、B是组成它们的基本单位,请据图分析回答:


(1)真核生物体内的A物质有 种,B物质在生物体内约有
(2)合成C、D的A物质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和D物质在空间结构上的不同点表现在 ,C物质与D物质的关系是
(3)C存在的主要场所是
(4)从组成的基本元素考虑,C与E相比特有的元素是

针对绿眼虫和变形虫结构,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绿眼虫和变形虫都是由构成的生物,由此也可以说明

(2)二者都可以通过细胞分裂的方式直接进行,由此也可以说明

(3)从生命系统的结构层次上来看,在一条小河流中,所有的衣藻构成,绿眼虫和变形虫等各种生物构成一个,整个小河流构成一个

玉米幼苗绿色(G)对白色(g)是显性。以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进行实验,其中400粒种子种在有光处,另400粒种子种在黑暗处,数日后,种子萌发成幼苗,统计结果如下:


绿色
白色
黑暗
0
391
光照
299
98

请分析回答:
(1)从理论上推断:杂合体自交产生的种子的基因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
(2)所得幼苗从理论上讲表现型及其比例是_____________。
(3)表中第一行的实验结果为什么不符合上述理论值?____________。
(4)上述实验结果说明:生物的性状受___控制,同时又受______影响。

将4株长势和大小相同的豌豆幼苗分别培养在相同的培养液中,并对甲、乙、丙3株幼苗作如下处理:将甲株幼苗剪去大部分叶片;将乙株幼苗注射呼吸阻断剂;将丙株幼苗的培养液中添加高浓度的KHCO3;丁株幼苗不作任何处理。2小时后测定各株幼苗培养液中H2O和K+的相对含量,结果如下图所示:









20090210

(1)甲株的实验事实证明根系吸水的主要动力是

(2)乙株的实验事实说明了
(3)丙株的实验事实说明了根细胞能否吸水主要取决于
(4)本实验的事实还可以说明根对矿质元素的吸收过程与对水的吸收过程是

(5)请你用丁株幼苗和培养液,设计一组证明温度对培养液中K+相对含量影响的实验,并预期实验结果。

。③

某校生物教师在讲授完“生态系统”这一节后,给学生提供以下材料、工具制
作“生态瓶”,做研究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依存关系的演示实验。
提供材料和工具
材料:1000mL玻璃标瓶1个,活小虾2—3只,池塘中的绿藻1小团
工具:石蜡、烧杯、电炉和干净毛笔
(1)试据提供的材料和工具写出该实验的实验原理。(答出详尽要点)




(2)某同学根据所提供的材料和工具,进行了如下操作:
①将标本瓶冲洗干净,装入约900mL新鲜干净的河水,再向瓶内放入小虾和绿藻,
然后盖上瓶盖。
②将石蜡放入烧杯内,用电炉升温使杯内石蜡溶化,再用毛笔取石蜡液把瓶盖口密
封好,使之不透气。
后来发现这样做的生态瓶中的小虾,生活不久就死亡了。若要使瓶中的小虾
长期生存,还应如何做?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