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下列物质或过程中,不会在人体内环境中出现的是( )
①血红蛋白 ②葡萄糖
③葡萄糖脱氢分解产生丙酮酸 ④二氧化碳
⑤蛋白质分解成氨基酸 ⑥甲状腺激素的运输
⑦乙酰胆碱 ⑧尿素 ⑨维生素
A.②③④⑥ | B.①③⑤ | C.①③⑦ | D.③⑤⑥⑧⑨ |
已知一个DNA分子中有4000个碱基对,其中有胞嘧啶2200个,这个DNA分子中应含有的脱氧核糖数目和胸腺嘧啶数目分别是
A.4000个和900个 | B.4000个和1800个 | C.8000个和1800个 | D.8000个和3600个 |
人类对遗传物质本质的探索经历了漫长的过程,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A.孟德尔发现遗传因子并证实了其传递规律和化学本质 |
B.噬菌体侵染细菌实验比肺炎双球菌体外转化实验更具说服力 |
C.沃森和克里克提出在 DNA 双螺旋结构中嘧啶数不等于嘌呤数 |
D.烟草花叶病毒感染烟草实验说明所有病毒的遗传物质是 RNA |
肺炎双球菌的S型具有多糖类荚膜,R型则不具有。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A.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多糖类物质能产生一些具有荚膜的细菌 |
B.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完全水解产物,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
C.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DNA,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
D.培养R型活细菌时,加S型细菌的蛋白质,不能产生具荚膜的细菌 |
在原核生物中,DNA位于
A.细胞核 | B.核糖体 | C.细胞质 | D.蛋白质 |
下列关于基因和染色体在减数分裂过程中行为变化的描述,错误的是
A.同源染色体分离的同时,等位基因也随之分离 |
B.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使所有非等位基因之间也发生自由组合 |
C.染色单体分开时,复制而来的两个基因也随之分开 |
D.非同源染色体数量越多,非等位基因组合的种类也越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