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解除殖民主义痛苦和灾难中找共同基础,我们就很容易互相了解和尊重、互相同情和支持,而不是互相疑虑和恐惧、互相排斥和对立。”就此
,周恩来在万隆会议上提出
| A.“三个世界”政策 | B.“以邻为伴、以邻为善”的政策 |
| C.“求同存异”的方针 | D.“不结盟”政策 |
20世纪初期,中国某政府在建立时曾把下列歌词作为国歌广泛传播:“东亚开化中华早,揖美追欧,旧邦新造,飘扬五色旗,国荣光,锦绣河山普照。”这个政府“揖美追欧”的表现有
①实行三权分立 ②实行内阁责任制
③实行“耕者有其田”④鼓励发展工商业
|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孙中山曾说:“在国内,君主可以不要,忠字是不能不要的。……为四万万人效忠,比较为一人效忠,自然是高尚得多,故忠字的道德还要保存。” 对这段话中的“忠”,下列理解中最准确的是
| A.弘扬传统的忠孝思想 | B.要保持忠君爱国思想 |
| C.强调了国家民族意识 | D.要有牺牲和奉献精神 |
历史学家陈旭麓有一句名言:“中国不是自己走出中世纪的,是被轰出中世纪的。”陈旭麓所说的“轰”是指
| A.鸦片战争 | B.洋务运动 |
| C.八国联军侵华 | D.甲午中日战争 |
议会是资本主义政治体制的重要组成部分。以下有关议会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 A.英国《权利法案》的颁布确立了议会的权威 |
| B.1787年美国宪法规定总统向国会负责 |
| C.1875年宪法规定法国总统向议会负责 |
| D.19世纪晚期的德国议会对政府限制作用有限 |
1880年7月法国政府规定:“凡1880年7月以前,因政治犯罪和因违反新闻法行为而被判刑者,一律赦免。”被赦免者既有巴黎公社的战士,也有君主派人士。这表明,在当时的法国
| A.政府力图借助工人阶级确立共和制 |
| B.君主派重新获得对共和派的政治优势 |
| C.政府欲通过缓和社会矛盾巩固共和制 |
| D.左右两股政治力量严重危及共和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