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朝时期,我国民族关系的主要特点
A.中央开始设置专门管理少数民族事务的专职机构 |
B.西方殖民者联合挑起民族矛盾,支持分裂叛乱活动 |
C.通过册封少数民族首领来加强边疆地区的管辖 |
D.维护祖国统一和民族团结与反对外来侵略联系在一起 |
邓小平1992年南方谈话贯穿的一个中心思想是,抓住有利时机,把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事业全面推向前进。就外部环境而言,“有利时机”指的是()
A.和平与发展成为时代的主题 | B.经济危机使西方国家实力大减 |
C.世贸组织接纳中国为新成员 | D.公正合理的国际新秩序已经建立 |
建国以来,中国农村经历了从“干部敲破钟,社员不出工”到“不用敲钟,不用派工,农民赛着往前冲”的巨大变化。这一变化的主要动因是()
A.农业合作社的兴办 | B.人民公社体制的确立 |
C.“大跃进”运动的开展 | D.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实行 |
下列关于新中国经济建设的说法,正确的是()
A.三大改造的完成标志着新民主主义制度的建立 |
B.“大跃进”期间国民经济协调发展 |
C.1956~1966年经济建设在曲折中前进 |
D.经济体制改革首先从城市取得突破 |
1956年1月2日下午,上海50万人冒雨集会,副市长兴奋地宣告:“我国资本主义最集中的城市,开始进入社会主义社会了!这一伟大胜利是我们人民的胜利。”他如此激动是因为上海完成了()
A.工商业改造 | B.统购统销 |
C.“一五”计划 | D.土地改革 |
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工业在近代经历了曲折发展,中国民族工业( )
①主要分布在沿海地区,以轻工业为主
②都推动了中国近代社会的进步
③一直受到中国反动政府的严厉限制
④始终受到外国资本主义的压迫束缚,但又往往对外国资本主义有依赖性
A.①②③④ | B.①②③ | C.①②④ | D.②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