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黑人领袖杜波伊斯在1918年写下:“这场战争既是一个结局,也是一个开端……在这些地方,迟早将出现独立的中国、自治的印度、代议制的埃及、非洲人的而不仅仅是供他人进行商业剥削的非洲。”这反映了他认识到一战对世界的影响有
①人类社会的生命和财产遭到重大损失;
②殖民地半殖民地国家的民族觉醒;
③欧洲为中心的世界格局受到挑战;
④和平主义思潮盛行一时。
| A.① | B.②③ | C.①②③ | D.①②④ |
下图是《新青年》在不同时段发表的文章中涉及“革命”一词所占的比例。其比例发生剧变的主要原因是
| A.五四运动的影响 | B.马克思主义的传播 |
| C.土地革命的进行 | D.国民大革命的兴起 |
下图是中国近代某一时期国文教科书的插图,据此判断
| A.近代科学技术已经在中国使用 |
| B.采纳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成果 |
| C.图中人物是中华民国政府官员 |
| D.新式通讯工具在中国广泛使用 |
清代画家郑板桥曾制定润格(即收费标准)“大幅六两,中幅四两、小幅二两。……”“凡送礼物食物,总不如白银为妙”。出现这一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A.文人重商意识增强 | B.商品经济发展 |
| C.社会逐利风气盛行 | D.文人地位提高 |
柳治微《中国文化史》载:“士大夫家以藏书名者,所在多有。……其最富者,至逾十万卷,盖超过于宋之馆阁矣。”上述现象出现的主要因素是
| A.造纸术的突破 | B.科举制的完善 |
| C.印刷术的发展 | D.图书买卖兴盛 |
1957年11月美国把原隶属于国防动员署的科学顾问委员会划归总统行政办公室而变为总统科学顾问委员会。艾森豪威尔上台后,又下令设立联邦科学技术委员会,以及国家航空和宇航局。这一决定的重要背景是
| A.苏联成功发射人造卫星 | B.美国遭遇科技发展瓶颈 |
| C.欧洲一体化进程的威胁 | D.美国世界霸主地位动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