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该图是某同学在研究性学习中使用的一幅地图(局部)。对图示内容解读正确的是

A.北伐战争时期,革命将士受到民众热烈欢迎
B.国共对峙时期,“工农武装割据”燃成燎原之势
C.抗日战争时期,中国军民广泛开展敌后斗争
D.解放战争时期,解放区不断发展壮大
科目 历史   题型 选择题   难度 中等
知识点: 西藏和平解放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不同的流行语反映了不同时代国家政治经济主题的变化。下面能够反映50年代中国社会发展状况的一组是()

A.特区 合资 改革开放 下 B.调整 单干风 知青 右派
C.志愿军 改造 合作社 大跃进 D.牛市 熊市 人世 伊妹儿

艺术创作反映了时代特征。作为直接证据,下图的宣传画可以用于研究新中国成立后()

A.三大改造和“一五计划”的实现
B.经济建设历程中的“左”倾思想
C.“文化大革命”的历史与教训
D.邓小平全面改革开放的理论思想

1884年,有诗云:“见闻历历备与此,读之可惊复可喜。费去十文买一纸,博古通今从此始。”诗中所提的“纸”是:()

A.传单 B.信件 C.报纸 D.书籍

19世纪末中国引入了一种新事物,曰:“东西遥隔语言通,此器名称德律风。沪上巨商装设广,几如面话一堂中。”诗中“德律风”指的是()

A.电报 B.电话 C.电影 D.电视

1913年至1921年,全国华资纱厂的纱锭,由48.4万余枚增至128.4万余枚,增长了157.9%;织布机由2016台增至5825台,增长了188.9%。出现这种变化的原因是()
①外来经济控制消除②民国建立的推动
③实业救国的推动④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终结

A.①② B.②③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