游客
题文

材料一 康熙十五年(1676年),康熙帝谕令钦天监:“向者新法(指西法)、旧法是非争论,今既知新法为是,尔衙门习学天文历法满洲官员,务令加意精勤。此后习熟之人方准升用,其未经学习者不准升用。”
——《清圣祖实录》卷62(康熙十五年i1676年谕令),
材料二  论者以古法今法(指西法)之不同,深不知历原出自中国,传及于极西,西人守之不失,测量不已,岁岁增修,所以得其差分之疏密,非有他术也。
——康熙帝《御制三角形推算法论》(康熙四十三年,1704年)
材料三 乾隆年间钦定的《四库全书总目提要》在评论《寰有诠》时曾说:“欧罗巴人天文推算之密,工匠制作之巧,实逾前古。其议论夸诈迂怪,也为异端之尤。国朝节取其技能,而禁传其学术,具存深意。”
——李建军《影响中国近代科学发展的科学价值观》
(1)根据材料一、二,比较康熙皇帝对古法与西法的认识前后有何异同?
(2)综合上述材料,结合所学知识,评析康熙、乾隆皇帝对西学的态度带来的影响。

科目 历史   题型 综合题   难度 中等
登录免费查看答案和解析
相关试题

实现工业化仍然是我国现代化进程中艰巨的历史任务。根据所学知识回答:
(1)概括中国民族工业在经济发展中的弱点,造成这些弱点的原因何在?
(2)过渡时期中国共产党为实现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作出了哪些重大决策?有什么重大意义?
(3)1978年以来,我国工业化建设取得了辉煌成就,简要分析取得成就的主要原因。

阅读下列材料:
明清时期,晋商是当时国内势力最大的商帮之一。从明初到清末,他们在商界活跃了五个多世纪,但在近代衰落了。
材料一明初的山西大同、宣府为重镇,于是山西商人以“极临边境”的优势……便捷足先登,纷纷进入北方边镇市场。明人章懋说:“圣祖以边城险远,兵饷不克,而粮运劳费,乃命商人输采边仓,……商人喜得厚利,乐输边饷”。
材料二明初山西民风是“民多俭质而力农,士尚气节而务学”;到了明朝后期,山西民风是“奢靡其习染也,……商贾家亦雕龙绣拱,玉勒金鞍”。“子弟之俊秀者,多入贸易一途,……至中才以下,方使读书应试”。
材料三明代山西商人范世逵“占良田数百亩”;清代山西商人亢氏建造的亢园“长里许,……临河造屋一百间,土人呼之为百间屋”。
材料四 “中国晋商多于各省设立汇兑庄,……每一字号岁盈不下数十万。”19世纪中期以后,洋商在通商口岸开设了很多银行,“晋商之利,稍为所夺……”。
——摘编自《晋商兴衰史》
回答:
说明晋商兴起的原因是什么?
②根据材料二说明山西的民风发生的变化。
③结合所学知识和材料三,说明晋商进一步发展的社会原因。
④参照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简述近代通商口岸的开放对中国社会经济的影响。
⑤结合材料说明晋商的兴盛和衰落对于当代中国社会主义经济建设的启示。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欲建设西洋式之新国家,组织西洋式之新社会,以求适合今世之生存,则根本问题,不可不首先输入西洋式国家之基础,所谓平等人权之新信仰,对于与此新社会、新国家、新信仰不可相容之孔教,不可不有彻底之觉悟,猛勇之决心。不塞不流,不止不行。
——陈独秀《宪法与孔教》
材料二儒家思想的精要之语对世人可以起到警醒作用,儒家的一些价值观念正在融入世界文化的主流。
――2005年9月28日全球首次联合祭孔祭典上澳大利亚教授安黛丽·霍尔
回答:
(1)依据材料一归纳陈独秀在建设新社会方面的主张。
(2)材料二中,霍尔的态度与陈独秀有何不同?你是如何看待陈独秀与霍尔在对儒家思想态度上的差异的?

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本来可以在中国的政治、经济生活中发挥重大作用。但是国民党没能抓住这两次机会,不得不退据台湾。请回答:
(1)第一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是如何失去的?
(2)第二次机会指的是什么?国民党又是如何失去的?
(3)这两次机会的丧失对国民党自身和中华民族产生了哪些重大影响?
(4)今天,国民党在促进祖国统一大业时,还面临着哪些重大障碍?

阅读下列材料
材料一:为国之道,在于得民。民多则田垦而税增,役众而兵强。田垦税增,役众兵强,则所为而必之,所欲而必达。
——(明)《叶适集》卷二
材料二:康熙五十三年(1714年),有大臣建议垦荒,康熙帝说:“条奏官每以垦田积谷为言,伊等均不识时务。今人民繁庶,食众田寡,出地尽行耕种,此外更有何应垦之田,为积谷之计耶?”
——据《清圣祖实录》
材料三:乾隆四十六年(1781年),黄河河滩地亩,尽皆耕种麦田,并多居民村落……筑围打坝,填塞日多。这时,南北各地湖泊大多出现类似情况。
——据《清高宗实录》
回答:
(1)材料一认为明初提倡“民多”有哪些益处?作者看待问题的出发点是什么?
(2)材料二中康熙帝的言论反映了什么问题?
(3)材料三反映了什么现象?造成这一现象的根本原因是什么?
(4)综合上述材料,谈谈你对人口问题的看法。

Copyright ©2020-2025 优题课 youtike.com 版权所有

粤ICP备20024846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