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四幅图中关于A相对于B的方向判断排列顺序正确的是 ( )
A.西北、东北、西南、西北 | B.西南、东北、西北、西北 |
C.东北、西北、西北、西南 | D.西北、西北、西南、东北 |
读“上海市连续四周(2009.7.28~2009.8.24)住宅环间均价表(单位:元/平方米)”,回答27-28题。下列关于城市住宅区的叙述,正确的是
A.住宅区是城市中最广泛的土地利用方式 |
B.高级住宅区一般分布在地价较高的市中心附近 |
C.文化程度是住宅区分化的最常见原因 |
D.住宅区趋向于沿主要交通干线分布 |
下列关于上海市从中心区到外环以外房价变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对应正确的是
A.逐渐降低——交通因素 | B.逐渐升高——土地价格 |
C.逐渐升高——人口密度 | D.逐渐降低——土地价格 |
兰渝铁路是国家“十一五”期间规划建设的具有战略意义的重要干线,是继青藏铁路后西部地区的又一条国土开发性主干线。读兰渝铁路示意图,回答25—26题。关于兰渝铁路沿线自然地理特征的叙述,正确的是
A.跨越我国地势第一、二级阶梯 |
B.跨越黄河水系和长江水系 |
C.年降水量小于800mm,植被以森林为主 |
D.跨越我国季风区和非季风区 |
以下关于建设兰渝铁路意义的说法错误的是
A.使铁路网的布局更加优化 |
B.促进沿线地区经济发展 |
C.缓解陇海、宝成等铁路线的运输压力 |
D.重庆将成为川黔、湘黔、兰渝等铁路线的交会点 |
下图为湿地被人类活动破坏前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及该区域某河流流量年变化示意图。读图完成23—24题。湿地被破坏后,表示东北三江平原湿地气温年变化曲线、河流流量年变化曲线的分别是
A.甲和丙 | B.乙和丁 | C.甲和丁 | D.乙和丙 |
下列关于东北三江平原湿地生态系统遭受破坏的主要原因分析,正确的是
A.土壤侵蚀,导致河流泥沙含量大增 | B.环境污染,富营养化速度加剧 |
C.大量引水灌溉以及河流的截流改道 | D.开垦湿地,不断扩大耕地面积 |
2010年3月27日20:30,“地球一小时”活动在全球开展。熄灭灯光,向全世界发出“紧急行动,应对气候变化”的倡议。全球6000多个城市、超过10亿人参与活动,其中上海(31°N,121°E)、巴黎(48°N,2°E)、悉尼(32°S,151°E)、圣保罗(23.5°S,48°W)四城市加入了全球熄灯一小时活动。,据此回答20-22题。以下四城市熄灯按由先到后排序正确的是
A.上海、巴黎、悉尼、圣保罗 | B.悉尼、上海、巴黎、圣保罗 |
C.圣保罗、巴黎、上海、悉尼 | D.圣保罗、悉尼、巴黎、上海 |
熄灯一小时活动的主要意义是
A.全球可大量减少CO2排放 | B.全球可大量节省能源消耗 |
C.唤起人们关注美好的夜空 | D.唤起人们关注全球气候变化 |
为减少碳排放量,目前上海正积极开发的新能源是
A.水能和天然气 | B.太阳能与地热能 | C.风能与太阳能 | D.可燃冰和沼气 |
“苍松雪岭,沃野龙江稻谷香”①;“碧草毡房,春风马背牛羊壮”②;“琼海独具大手笔,五指擎天”③;“石林自有高材生,群峰拔地”④。这两副对联描绘出了我国四省区的突出特点,据此回答17—19题。以上四句对联描写的分别是
A.新疆、黑龙江、海南、云南 | B.黑龙江、内蒙古、海南、云南 |
C.内蒙古、宁夏、海南、云南 | D.内蒙古、黑龙江、贵州、广西 |
上述四省区季相变化不明显的是
A.①② | B.③④ | C.①③ | D.②④ |
下列地貌组合与四省区相对应的是
A.冰川地貌、冲积平原、风蚀洼地、火山地貌 |
B.断层谷、背斜山、沙雕群、盐碱地 |
C.冲积平原、沙漠、海蚀崖、溶洞群 |
D.三角洲、蒙古包、红树林、火山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