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关于T2噬菌体侵染细菌的实验相关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该实验不能证明蛋白质不是遗传物质 |
B.侵染过程的原料、ATP、酶、场所等条件均由细菌提供 |
C.为确认何种物质注入细菌体内,可用32P、35S共同标记一组噬菌体的DNA和蛋白质 |
D.连续培养噬菌体n代,则含母链的DNA应占子代DNA总数的1/2n—1 |
基因型为AAbbCC与aaBBcc的小麦进行杂交,这三对等位基因分别位于非同源染色体上,F1杂种形成的配子种类数和F2的基因型种类数分别是
A.4和9 | B.4和27 | C.8和27 | D.32和81 |
下列各基因型中,属于纯合子的是
A.YyRrCc | B.Aabbcc | C.aaBBcc | D.aaBBCc |
某二倍体生物的分裂后期的正常细胞内含有10个DNA分子。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B.该细胞可能处于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C.该细胞可能处于有丝分裂后期 |
D.产生该细胞的生物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可能是5条或10条 |
右图为某雄性哺乳动物细胞分裂某时期的示意图。已知基因A位于1上,基因b位于2上,则右图细胞产生Ab配子的可能性是(不考虑基因突变和交叉互换)
A.12.5% | B.25% | C.50% | D.100% |
细胞分裂过程中DNA含量会发生变化。通过测定一定数量细胞的DNA含量,可分析其细胞周期。根据细胞DNA含量不同,将某种动物曲细精管中的细胞分为三组。从图中所示结果分析其细胞周期,正确的是
A.甲组细胞可能发生着丝点分裂 |
B.乙组细胞发生非等位基因的自由组合 |
C.丙组中全部细胞的染色体数目都加倍 |
D.基因突变最可能发生在丙组细胞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