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年9月30日,四川全面完成灾后重建任务。其中文化重建是汶川地震灾区恢复重建的重要内容,三年来,当地政府积极修复都江堰建筑群等一批文化遗产,重新修建具有少数民族特色的羌寨建筑。重视培养羌绣、羌笛演奏等传统艺术的新传人,鼓励编排《羌魂》等原生态歌舞作品。回答22—23题。灾后恢复重建之所以重视继承传统文化是因为
① 传统文化是民族精神的结晶
②传统文化是文化创新的源泉
③没有文化的继承,就没有文化的积累
④传统文化是维系民族生存和发展的精神纽带
A.①② | B.①④ | C.②③ | D.③④ |
羌寨建筑,既参考了羌族古建筑的风格,也结合国内外现代建筑节能环保的特点,形成了独具特色的羌族建筑文化,这说明
①羌寨建筑是对传统建筑的继承,是展现羌族文化的重要标志
②羌寨建筑文化产生过程是在借鉴中、西文化的基础上推出新文化的过程
③羌寨建筑文化体现了明显的区域特征,具有独特性
④羌寨建筑适应了时代的要求,具有时代精神
A.① | B.①② | C.①②③ | D.①②③④ |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要积极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其客观必然性在于
①是社会主义社会对我国宗教的客观要求②宗教与社会主义本质不相违背
③符合我国宗教自身发展的要求④宗教能给人精神的寄托
A.①② | B.①③ | C.②③ | D.③④ |
国家开发银行于2010年3月2日与西藏自治区、四川省、甘肃省、青海省和云南省迪庆藏族自治州分别签署银政合作协议,以加大融资倾斜力度,建立融资新框架,大力支持西藏和四省藏族聚居区发展。这说明
A.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经济作当前国家的核心工作 | B.西藏享有高度自治权 |
C.国家坚持民族平等原则 | D.国家贯彻各民族共同繁荣的原则 |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是具有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它是类似于西方的多党制度 |
B.主要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进行合作 |
C.合作的基本方针是“长期共存、互相监督、肝胆相照、荣辱与共” |
D.合作的首要前提和根本保证是依法治国 |
2010年3月3日,全国政协十一届三次会议在北京人民大会堂开幕。会议期间,2000多名全国政协委员将听取和审议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全国委员会常务委员会工作报告和政协十一届二次会议以来提案工作情况的报告,列席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三次会议,听取并讨论政府工作报告及其他有关报告。人民政协围绕团结和民主两大主题履行的职能是
①政治协商②民主执政③民主监督④参政议政
A.①②③ | B.①③④ | C.②③④ | D.①②④ |
国家多位领导人公开表态,强调国民收入分配结构调整的重要性。2010年2月3日,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胡锦涛在谈到转变经济发展方式时,把“加快调整国民收入分配结构”放在了首位。国务院总理温家宝也强调要“通过合理的收入分配制度”“让全体人民共享改革发展的成果”。党和国家之所以高度重视调整国民收入分配是因为
①中国共产党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
②中国共产党代表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③我国是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④履行组织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是中国共产党的重要职能
A.①②③ | B.①②④ | C.②③④ | D.①③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