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态系统及稳定性的探究
探究目的:初步学会观察和研究人工生态系统。
实验材料:
带瓶塞的透明玻璃瓶、凡士林、金鱼藻、绿萍、虾、螺蛳、细沙、河水、不透光的盒子。
实验装置如图8所示(将A、B瓶置于有光条件下,C瓶用不透光的盒子罩住)。
请回答: (1)针对“光对生态系统的稳定性有影响吗?” 这个问题,请你作出假设: 。
(2)对(1)所提出的问题,应选择 瓶与B瓶进行对照实验。
(3)在生态系统中,能量流动一般是从生产者固定______________开始的。
(4)在A、B、C三个生态瓶中,生态系统维持时间最长的应该是 瓶。
有人用铁丝固定在两颗行道树的树干上晾晒衣服,这种做法对不对?为什么?
某生物兴趣小组的同学做了“探究玉米种子萌发的环境条件”实验: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中分别放等量的棉花,再将相同数量的玉米种子放在上面,在不同条件下进行培养。数日后记录发芽情况如下:
装置 |
种子所处的环境 |
实验结果 |
甲 |
干燥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
种子不萌发 |
乙 |
潮湿的棉花,置于25℃的橱柜里 |
种子萌发 |
丙 |
潮湿的棉花,置于4℃的冰箱冷藏室里 |
种子不萌发 |
丁 |
棉花和种子完全浸没在水中,置于25℃的橱柜里 |
种子不萌发 |
(1)本实验中,乙装置在实验中起_____作用。
(2)实验甲和乙形成对照实验,其中变量是_ ____。
(3)实验设计中,甲和丙能不能形成一组对照实验?____。(4)本实验可以得出种子萌发的外界条件是
下面是某课外活动小组以鸡的受精卵为实验材料进行的探究实验方案。
组别 |
甲 |
乙 |
丙 |
丁 |
|
实验处理 |
1 |
用医用注射器将适量某物质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窗口封闭 |
用医用注射器将等量清水注入鸡卵钝端的气室内,将窗口封闭 |
用医用注射器造成鸡卵钝端创口后封闭,不注入物质。 |
不作任何处理 |
2 |
将以上四组鸡卵分别放入孵化箱中人工孵化21天左右,统计孵化率 |
请回答:
(1)实验处理2中的孵化箱能提供孵化时所需的适宜____、湿度和通风等环境条件。
(2)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创口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如果丙组与_______组的孵化率基本相同,则说明注入清水对实验结果没有影响。
(3)该课外活动小组要探究污染的河水对鸡卵孵化的影响,则甲组注入鸡卵钝端气室内的某物质是_______。如果统计的孵化率为:甲组明显低于其他各组则证明污染的河水会_______(填“降低”或“提高”或“不影响”)鸡卵的孵化率。
请利用如下材料,设计一个探究生物与环境关系的模拟实验,并进行分析。
实验材料:4m2的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各一块,数量相等、活力相近的绿蝗虫3组(每组50只),家鸡3组(每组3只).
(1)提出问题:什么环境中的蝗虫不易被鸡发现?
(2)作出假设:。
(3)设计实验方案:
①将3组家鸡和3组绿蝗虫分别放到红、绿、白3种颜色的纸板上.
②每隔2min统计蝗虫剩余的,共统计10min,并设计表格,将统计结果填到设计好的表格中.
(4)预期实验结果:。
(5)结果分析:蝗虫的身体呈绿色,这是一种保护色,是的结果.
(6)结论:生物能够适应环境。
在甲、乙、丙、丁四块载玻片的两端各滴一滴草履虫培养液,并使两滴培养液连通,当在乙、丙、丁三块载玻片的右侧培养液的边缘分别放食盐、肉汁和冰块时,用放大镜观察培养液中的草履虫,分析出现的现象以及出现这种现象的原因。
(1)在乙、丙、丁载玻片下方的()内用箭头表示草履虫移动的方向。
(2)甲载玻片在实验中起_________作用。
(3)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是:乙的食盐、丁的冰块对草履虫是______刺激。丙的肉汁对草履虫是_____刺激。
(4)结论:草履虫等单细胞生物也能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