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样本的人群中某常染色体显性遗传病的发病率为19%,一对夫妇中妻子患病,丈夫正常,他们所生的子女患该病的概率是
A.10/19 | B.9/19 | C.1/19 | D.1/2 |
在两对等位基因自由组合的情况下,F1自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12:3:1,F1测交后代的性状分离比是()
A.1:3 | B.3:1 | C.2:1:1 | D.1:1 |
人的褐眼对蓝眼为显性,其相关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某家庭的双亲皆为褐眼,其甲、乙、丙三个孩子中,有一人是收养的(非亲生孩子)。甲和丙为蓝眼,乙为褐眼。据此推断()
A.孩子乙是亲生的,孩子甲是收养的 | B.该夫妇生一个蓝眼男孩的几率为1/4 |
C.控制双亲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 D.控制孩子乙眼睛颜色的基因是杂合的 |
假说—演绎法是现代科学研究中常用的方法,包括 “提出问题、作出假设、演绎推理、检验推理、得出结论”五个基本环节。利用该方法,孟德尔发现了两个遗传规律。下列关于孟德尔的研究过程的分析正确的是
A.孟德尔所作假设的核心内容是“性状是由位于染色体上的基因控制的” |
B.孟德尔依据减数分裂的相关原理进行“演绎推理”的过程 |
C.为了验![]() |
D.测交后代性状比为1:1可以从细胞水平上说明基因分离定律的实质 |
“达菲”(又名磷酸奥司他韦),是目前人们公认的抵抗甲型H1N1流感病毒的有效药物之一。该药能抑制流感病毒表面的一种蛋白质——神经胺酶的作用,从而使流感病毒不能从宿主细胞中释放出来。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间扩散
B“达菲”能阻止甲型H1N1流感病毒在人体细胞内的繁殖
C“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丧失对人体细胞的识别能力
D“达菲”能使甲型H1N1流感病毒中控制神经胺酶的基因发生突变
用3H标记的胸苷和3H标记的尿苷(它们是合成核酸的原料),分别处理活的洋葱根尖,开始一段时间后检测大分子放射性,最可能的结果是
A.两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B.前者所有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后者只有局部区域细胞检测到放射性 |
C.前者部分细胞检测到放射性,后者所有的细胞都能检测到放射性 |
D.两者所有细胞都不能检测到放射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