已知玉米的黄粒(D)对紫粒(d)为显性,抗病(R)对不抗病(r)为显性,控制上述两对性状的基因分别位于两对同源染色体上。现选择纯种紫粒抗病与黄粒不抗病为亲本杂交得到F1,F1自交得到F2,从而获取黄粒抗病植株进行深入研究。请根据材料分析回答:
(1)上述育种过程所依据的原理是_________________。
(2)正常情况下,在F2代中,重组类型所占的比率为____________,在F2代的黄粒抗病类型中,能稳定遗传的个体所占比率为________。
(3)我国科学家应用X射线对玉米进行处理,从经处理的后代中选育并成功获得抗病性强的优良个体。该过程中,要进行“选育”的根本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某研究小组获得的一组自交及测交结果如下表:
表现型 相交方式 |
黄粒抗病 |
紫粒抗病 |
黄粒不抗病 |
紫粒不抗病 |
自交(后代) |
898 |
305 |
138 |
65 |
测交(后代) |
210 |
207 |
139 |
131 |
对以上结果甲、乙两同学作出了自己的判断。甲同学认为是基因重组的结果,乙同学认为玉米在种植过程中发生了染色体畸变,从而使数据偏离正常值。
①你认为________同学的判断正确,理由是Fl的自交和测交后代中均出现了________的个体数量偏离正常值的现象,这种偏差可能是由于___________引起的。
②为探究该同学的判断是否正确,你的思路是____________________,并在实验过程中严格控制_______________。
将发芽率相同的甲、乙两种植物的种子,分别种在含有不同浓度(质量分数)钠盐的全营养液中,并用珍珠砂通气、吸水和固定种子。种子萌发一段时间后,测定幼苗平均重量,结果如下图。
请据图回答问题:
(1)甲、乙两种植物相比,更适宜在盐碱地种植的是
(2)导致甲种植物的种子不能萌发的最低钠盐浓度为 %。
(3)在钠盐浓度为0.2%的全营养液中,甲、乙两种植物根尖细胞吸收矿质元素的方式均为 。
(4)将钠盐浓度为0.1%的全营养液中的甲种植物幼苗,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其根尖成熟区表皮细胞逐渐表现出质壁分离现象,原因是 。
(5)取若干生长状况相同并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乙种植物的幼苗,平均分成A、B两组。A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0.8%的全营养液中,B组移栽到钠盐浓度为1.0%的全营养液中,在相同条件下,给予适宜的光照。培养一段时间后,A组幼苗长势将 B组。从物质转化角度分析,其原因是 。
下图是氮在土壤、植物和动物之间的转化示意图。
(1)大气中的氮主要经过作用被还原为
,然后被植物利用。土壤中的
也可经硝化细菌的作用,转化成硝酸盐后被植物吸收。在情况下,硝酸盐可被一些细菌最终转化为氮气,返回大气中。
(2)动物摄取的蛋白质在消化道内被分解为各种氨基酸,这些氨基酸进入细胞后有3个代谢途径,图中①是作用;②是作用;③是作用。
(3)若图中的氨基酸是丙氨酸,则图中
是。若图中的氨基酸是谷氨酸,
是丙氨酸,则②过程接受氨基的糖代谢中间产物是。若图中的氨基酸只能从食物中获得,则称为。
(4)氮返回土壤主要有两个途径:一是图中⑦产生的(图中
)进入土壤;二是植物和动物遗体中的含氮物质被土壤中的形成氨而进入土壤。
如下图所示,图甲表示某大棚蔬菜叶肉细胞的部分结构和相关代谢情况,其中a~f代表O2或CO2。图乙表示该植物在适宜的条件下,O2净产量(光合作用的O2产生量-呼吸作用的O2消耗量)与光照强度之间的关系曲线。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在图甲中,b可代表,物质b进入箭头所指的结构后与结合,生成大量的。
(2)在适宜的条件下,若用C16O2、H218O供给植物进行代谢,则甲图中的f所代表的物质应是。
(3)在图乙中,A点时叶肉细胞内生成的物质有,在N点后O2净产量的增长逐渐减慢并趋向平衡,其制约的内在和外在因素分别是、。
(4)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适当提高棚内的温度,可以提高蔬菜的产量,此时乙图中N点向(左、右)移动。
影响绿色植物光合作用的因素是多方面的。请据图回答:
(1)图一中曲线a表示植物(填“阳生”或“阴生”)的光合速率,曲线b表示植物(填“阳生”或“阴生”)的光合速率。当光照强度为n时,影响曲线a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的主要因素是,
影响曲线b所示植物光合速率继续增加的主要内部因素是。
(2)图二中曲线1表示植物光合作用固定的CO2量,曲线3表示植物呼吸作用释放的CO2的量,则曲线2表示植物量,该植物干重在℃左右增加最快。
(3)叶面积指数是指单位面积上植物的总叶面积。图三表示某森林生态系统的相关生理变化过程,通过开采使叶面积指数大约为时,最有利于该生态系统的更新。
如图表示生物体与外界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转变的简图,分析回答:
(1)能进行①或④生理活动的生物属于型生物,它们分别进行①或④过程的区别在于:。
(2)编号②和③生理活动所示能量的去向是。
(3)植物完成⑤过程,首先以的方式吸收NO-3。完成⑥过程要通过作用,完成⑦过程首先要经过作用。
(4)自然界中完成⑧的方式有多种,其中主要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