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草原生态系统一条食物链A→B→C中,各种群对能量的同化、利用、传递等数量关系如下表(单位:百万千焦)。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种群 |
同化量 |
净同化量 |
呼吸消耗 |
传递给 分解者 |
传递给下 一营养级 |
未被利用 的能量 |
A |
|
|
65.5 |
3.0 |
15.0 |
41.5 |
B |
14.0 |
5 |
|
0.5 |
2 |
2.5 |
C |
2 |
0.6 |
1.4 |
微量(不计) |
无 |
|
A.种群A、B、C构成了该生态系统的生物群落
B.种群B个体数量的变化是由于种群C对其有选择捕食的结果
C.能量从B到C的传递效率为12%
D.种群A的净同化量为59.5百万千焦
减数分裂产生的配子内,染色体组成具有多样性,主要取决于
A.同源染色体的复制 |
B.同源染色体的联会和分离 |
C.非姐妹染色单体的交叉互换和非同源染色体的自由组合 |
D.染色体着丝点的分裂 |
维持生物前后代体细胞中染色体数目恒定的重要过程是
A.遗传和变异 | B.无丝分裂和有丝分裂 |
C.减数分裂和有丝分裂 | D.减数分裂和受精作用 |
基因型为AaBb的动物,在其精子的形成过程中,基因A和A分开发生在
A.精原细胞形成初级精母细胞的过程中 | B.初级精细胞形成次级精母细胞时 |
C.减数第一次分裂后期 | D.减数第二次分裂后期 |
下列曲线表示减数分裂过程中DNA含量变化的是
A B C D
在减数第二次分裂过程中,主要的变化是
A.着丝点一分为二 | B.同源染色体复制 |
C.同源染色体联会 | D.DNA复制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