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胶体和溶液的叙述正确的是( )
A.胶体带电荷,而溶液呈电中性 |
B.胶体加入电解质可产生沉淀,而溶液不能 |
C.胶体是一种不稳定的分散系,而溶液是一种非常稳定的分散系 |
D.胶体能够发生丁达尔现象,而溶液则不能 |
已知下列热化学方程式:
①C(s)+O2(g)==CO2(g)△H= —393.5kJ/mol
②CO(g)+ 1/2 O2(g)="=" CO2(g)△H= —283.0kJ/mol
③2Fe(s)+3CO(g)==Fe2O3(s)+3C(s)△H= —489.0kJ/mol
则4Fe(s)+3O2(g)==2Fe2O3(s)的反应热ΔH为()
A.-1641.0kJ/mol | B.+3081kJ/mol |
C.+663.5kJ/mol | D.-2507.0kJ/mol |
已知甲为恒压容器、乙为恒容容器。。发生反应:2NO2(g) N2O4 (g)△H<0。一段时间后相继达到平衡状态。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平衡时NO2体积分数:甲<乙 |
B.达到平衡所需时间,甲与乙相等 |
C.该反应的平衡常数表达式K=c(N2O4)/c(NO2) |
D.若两容器内气体的压强保持不变,均说明反应已达到平衡状态 |
一定温度下,在2L的密闭容器中,X、Y、Z三种气体的物质的量随时间变化的曲线如下图所示,下列描述正确的是()
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X(g)+Y(g)![]() |
B.反应开始到10s时,Y的转化率为79.0% |
C.反应开始到10s,X的物质的量浓度减少了 0.79mol/L |
D.反应开始到10s,用Z表示的反应速率为0.158mol/(L·s) |
A—E是中学常见的5种化合物,A、B是氧化物,它们之间的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X与A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Al2O3 + 2Fe Fe2O3 + 2Al
B.向D溶液中滴加KSCN溶液,产生血红色沉淀
C.单质Y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发生置换反应
D.由于化合物B和C均既能与酸反应,又能与碱反应,所以均是两性化合物
下列根据实验操作和现象所得出的结论正确的是()
选项 |
实验操作 |
实验现象 |
结论 |
A |
测定等浓度的Na2CO3和Na2SO3 溶液的pH |
前者pH比后者的大 |
非金属性:S>C |
B |
SO2通入酸性高锰酸钾溶液 |
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
SO2具有漂白性 |
C |
向某溶液中滴加稀NaOH溶液,将湿润红色石蕊试纸置于试管口 |
试纸不变蓝 |
原溶液中无![]() |
D |
向等浓度的KCl、KI混合液中滴加AgNO3溶液 |
先出现黄色沉淀 |
Ksp(AgCl)> Ksp(AgI)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