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独在异乡为异客,每逢佳节倍思亲。遥知兄弟登高处,遍插莱萸少一人。”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王维因身在异乡,重阳节思念家乡的亲人而写下的一首七言绝句。重阳节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其源头可追溯到先秦之前,三国时代有了记载,魏晋时期有了赏菊、饮酒的习俗,唐朝被定为正式节日。由于“九九”谐音是“久久”,有长久之意,所以常在此日祭祖与推行敬老活动。2011年10月5日重阳节这天,各地举行了多种形式的民俗与敬老活动。
(1)重阳节习俗由来已久,各地在这一天举行多种形式的民俗与敬老活动,表明文化对人的影响具有 和 的特点。(4分)
(2)人创造了文化,文化也在塑造人。请说出优秀文化对人有哪些影响。(6分)
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人们的消费水平普遍提高。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不和谐的“音符”;一方面,有的人花10万元的天价买一盒月饼,有的人乱吃野生动物,也有的人宁肯一掷千金吃一顿饭,却舍不得花几十元钱订购一份报纸;另一方面,城市和农村也还有为数不少的特殊困难群众生活在贫困线以下。如果任其发展,则会影响经济和社会的协调发展。
请运用经济生活知识说明怎样才能解决上述材料出现的问题,以更好地促进经济与社会协调发展?
《经济日报》发表的一篇署名文章指出,千方百计扩大最终消费需求,通过扩大最终消费需求,带动中间需求,对于拓展经济发展空间,有效吸收和消化国内生产能力,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我们一定要继续采取有效的政策措施,有效化解制约消费率提高的各种不利因素,切实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1)结合生产与消费的相关知识,谈淡为什么说消费对经济增长起拉动作用。
(2)结合实际,你认为政府可以采取哪些措施增强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要提高自主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这是国家发展战略的核心,是提高综合国力的关键。十八大报告明确要求,坚持走中国特色自主创新道路,把增强自主创新能力贯彻到现代化建设各个方面。建设创新型国家,实现进入创新型国家行列的目标,当务之急,就是要进一步解放思想、深化改革,破除一切束缚创新的思想观念桎梏和发展科技第一生产力。
简要分析我国建设创新型国家的哲学依据。
2013年6月11日,“神舟十号”载人飞船成功进入太空,与“天宫一号”目标飞行器自动和手动控制交会对接,在完成一系列空间科学实验后,安全返回地面。我国的载人航天事业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在载人航天飞行实践中,我国航天人探索出一套符合我国国情的重大科技工程的科学管理模式和方法,积累了新形势下组织实施重大科技工程的重要经验。这是尊重科学,以科学的精神、科学的方法、科学的机制推动工作,大胆探索创新、自强不息、勇于超越、埋头苦干的结果。
结合材料运用辩证唯物论知识说明,中国人的航天梦想能逐步实现的原因。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贝克莱认为,“存在就是被感知”,事物是由人的各种感觉构成的。黑格尔认为,整个世界是“绝对观念”的“外化”和产物。
材料二:我国北宋哲学家张载提出了以“气”为核心的宇宙结构说。他认为世界是由两部分构成的,一部分是看得见的万物,一部分是看不见的,而两部分都是由“气”组成的。
(1)材料一两位哲学家的说法分别属于什么观点?二者有什么共同点?
(2)材料二集中体现了什么观点?这一观点有何局限性?
(3)在世界本原问题上,马克思主义哲学是如何解释的?